第644部分(2 / 4)

小說:清山變 作者:津鴻一瞥

性頑劣,後為太宗所廢,抑鬱而終。魏王李泰想取而代之,而‘國舅’長孫無忌極力讚歎他的外甥晉王李治,終於說動了太宗,立李治為儲君。

但晉王性情懦弱,不足以有天下,太宗想改立隋煬帝之女楊氏所出的吳王李恪,竟密謀之於長孫無忌,他說,“公勸我立稚奴(這是李治的乳名),稚奴弱,恐不能守社稷,奈何?吳王恪英果類我,我欲立之,何如?”長孫無忌堅持不可,太宗只得作罷。

及李治登基為高宗,先於永徽四年有骨肉之禍,殺兩王、兩公主、三駙馬,吳王無辜被牽累,長孫無忌明知此事,竟借刀殺人。後來更有武則天之禍,李治子烝父妾,拔武才人於尼寺,幾乎斷送了李唐江山,追緣論始,不得不說是為長孫無忌所誤!

這兩個人都是歷史上有數的英主,但一則傳命於呂后,一則定儲位於長孫無忌,而為聖祖‘深為恥之’者,正是表明了他的態度。皇帝這番話的意思解釋起來,只用一句就可以說明白:凡用人立儲的大計,只可宸衷默定,不可宣之於人——以此來作為向皇子和大臣們的一番警示,也無不可。

第103節 佞臣媚寵(1)

第103節佞臣媚寵(1)

朝廷的旨意明發各省,第一個做出反應的就是胡雪巖。看他現在已經是富甲天下的一方豪強,除了阜康錢莊之外,得前後幾任兩江總督的助力,阜康紗織廠所生產的生絲、熟絲行銷海外,雖然對日作戰開始之後,這一部分生意受到一些影響,但所關不大,來自歐洲各國和美國的訂單就已經讓他的工廠十二個時辰連班運轉都忙不過來了。

除了這些實業之外,胡雪巖掌管的還有運輸業,這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的紗織廠所產的物品需要運輸,另外一方面,自從咸豐二年,朝廷開始逐步取消漕運,改為海運之後,從江南北上的漕米經由海途北上,但因為海船的不足,很多物品還是要走漕運舊途,這種情況一直到咸豐七年之後,胡雪巖經由和他往來經商的洋人之手,訂購了幾艘海船,但這些船並不是作為自己使用,而是一股腦的捐資國家,作為海運之用。

為此,朝廷不吝嘉獎,兩江總督桂良甚至親筆為他題寫了‘富而求仁’的中堂,懸掛於胡氏宅邸的正堂上。他的這種捐資報國的行為在親族和同行的眼中簡直就是‘敗家’到了極致,但後來,人們才從中意識到家主有先見之明。

在中英兩國戰事之後,胡雪巖的生意越做越大,皇帝曾經聽人說起過胡某人的報國之忱,感動之餘,又特別降旨:胡雪巖和他的阜康號,專營兩江所轄數省海運專務。只是這一句話,胡雪巖就成為了大清天字第一號的大商鋪。自然的,為了求得皇帝這一句話,胡某人透過王有齡之手轉jiāo到肅順府中的銀子,就不下五十萬兩之多!

但在胡雪巖看來,要求大富貴之先,這種huā用是必不可少的,而事實證明,他的投入是正確的,十餘年來,胡雪巖家財萬貫,富可敵國,而他更能人所不能的是,即便如此富貴,卻從來不曾忘記當年làngdàng江湖時的貧賤之jiāo,mén下能人無數,為家主從旁料理差事。

這一次朝廷詔旨到省,胡雪巖也是第一個得到的訊息,“這樣說來的話,朝廷運兵船是不夠使用了?”

“是,東翁說的不錯。據學生聽往來兩江一帶的西洋商人所說,朝廷用兵東瀛,戰事很是不利,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兵員不足。”說話的人叫莊由正,字典毅,廣州府人,是乾隆四年的狀元莊有恭之後,後來因緣際會,到了胡雪巖府中,為他拜做西席,平日課胡氏諸子讀書,也為東翁盡籌謀之責。

“海軍艦艇雖然威力絕大,但那只是在海戰之中,用之運輸兵員,無異是緣木求魚——艦上所載,都是無一可或缺之物,又能夠裝填得進去多少綠營士兵了?”莊由正微笑著說道,“僅此一端,就可知沈葆楨等全無輔佐之力!”

“怎麼呢?”

“皇上不知道,滿朝的大臣不知道,他沈葆楨還不知道嗎?”莊由正說道,“由此看來,沈某人於皇上用兵之議,怕還是不以為然的居多。否則的話,要是早經請奏皇上,朝廷一定會早謀對策,如何會出現今天這樣,兵敗數地的窘迫之景?”

“典毅的話中之意,莫不是以為朝廷大臣,於這一次用兵東瀛,是不贊同的?”

“說不贊同有些言過其實了,但並不看好此戰,卻是肯定的。這些人只怕都在盼著綠營打輸幾場仗,好進諫皇上,儘早收拾殘局呢!”

“那,在你看來,皇上可能看穿此事?”

“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