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部分(3 / 4)

小說:清山變 作者:津鴻一瞥

是海上巨無霸了。

第137節 大辦海軍(第五卷終)

4∴⑧0㈥5由為您提供'而在大海的另外一邊,從英國和法國分別定製的五艘山字甲艦在咸豐二十三年年底之前,抵達了天津大沽軍港由英國伯明翰船廠製造的第一艘,後來命名為dòng庭湖號是該序列的第一艘,具體引數是標準排水量噸,滿載排水量31500噸,最大排水量噸;總長221米,型寬33米,吃水98米;定員850人鍋爐8臺65型燃煤鍋爐,主機4臺66型蒸汽輪機,功率1軸馬力,推進器4軸4漿;航30節,續航力1海里14節

艦上裝載了9mén400毫米L50型艦炮3×3;16mén150毫米L52型艦炮8×2;12mén50型‘毫米150型艦炮6×2主裝甲帶300-330毫米,裝甲甲板130-150毫米,lù天甲板40毫米,防彈片甲板20毫米,炮塔200-400毫米,炮座330-400毫米,司令塔330-400毫米如果僅僅從尺寸資料看,山字級比遠字級並不會勝強太多,但實際上防護能力卻提高了不少

首先,這種艦艇的主裝甲帶採用了傾角設計,這相當於變相提高了裝甲厚度其次是加重視水平裝甲防護,這在遠戰中非常關鍵另外,採用的裝甲鋼比後者好得多,其實際防彈能力提高了至少一成

山字級鐵甲艦的到來,讓北洋海軍如虎添翼,而在一邊看得眼熱嘴饞的李鴻章、程學啟兩個分別從福建和海參崴給北京上奏摺,要求將來山字級多到來之後,能夠補充到海參崴軍港和福建省內正在興建的南洋海軍序列中去,而不要北洋海軍替換下來的遠字級

皇帝為之發笑“剛剛來了幾艘船,他們就亟不可待了?”

“李鴻章、程學啟二員都是國之干城,所求者又是為國戍邊·朝廷宜乎準如所請才是的”

“朕知道,朕知道,朕也沒有說不給嘛”皇帝說道,“一共只有五艘·北洋兩艘、南洋海軍一艘、旅順口和海參崴各一艘,正好分贓完畢誰也不必搶,誰也不必爭,你們看怎麼樣?”

眾人聽的好笑,“正如皇上所言,每家一艘,也省得他們總把這口舌官司打到京中來

“不過船是分出去了·如何管好,如何能夠在最快的時間裡形成戰力,卻是考校管帶、水手功夫的這幾艘船,兵部報上來的管帶及其他成員名單,朕已經看過了——楊廷輝、奎昌、恩壽都是當年指揮過鐵甲艦和大型炮艦的人才,也還罷了,劉步蟾、方伯謙、林森森、鄧世昌等人,也隨同到船上任職·會不會年輕一點了?”

“臣以為這幾個年輕人都是海軍學院多年培養,又在二十一年之後,到西洋各國受訓移時·不論戰法還是cào船之術,都有獨到之處,用之於海上,正是物盡其用,人盡其才也好不負他們xiōng中所學日後為國報效,海上殺敵而且,等這些人登船之後,上有管帶楊廷輝等人幫扶,下有水手弁員相互倚助,臣弟想來·於他們術業jīng進,是大有裨益”

“那好,此事就這樣定下來”皇帝說道,“如今日本也在開始大辦自己的海軍,朕想,日後中日兩國必有一戰——這種事既然不可避免·就要想辦法取得最後的勝利從明年起,南北兩地的海軍及各行省綠營,都要加強訓練,以備戰事到時候,有任何人因為任何事導致戰事失利,這數十年的情分,就全數化作流水了到時候,你們可別說朕言之不預”

奕對他這樣預見xìng的說話很不以為然,“皇上,多年來,我大清軍力是四海各國有目共睹的,不提日本蕞爾之地,就是英法俄國,雄霸一方,不是也在大清綠營兵威震懾下,如數敗陣嗎?難道日本人還會比他們強?敢挑釁的大清上國?”

“戰爭這種事情,不是以國家大小為區分的朕當年就和你們說過,日本是島國,能夠發展的空間有限,若是肯安於現狀,自然一切休提,但依你們所見,這數年之內,日本人又是興辦海軍,又是開始在全國徵兵,難道只是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國嗎?”

“即便他們是為保衛自己的家國,但在日本的國家利益和我大清的國家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開戰就唯一而必要的解決途徑了這二十五年來,英、法、俄三國的殷鑑不遠,難道還不夠你我君臣謹凜的嗎?”

奕唯唯諾諾的應承了幾句,不敢再說“曾國藩的病,近來怎麼樣了?”

“臣弟昨天到他府上去過,聽太醫說,曾大人年歲愈高,本源虧損……”

“太醫院都是一群廢物”皇帝突然發怒,“就會拿年歲增長,本源虧損來搪塞差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