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部分(3 / 4)

小說:清山變 作者:津鴻一瞥

能夠靜養休息,故而奴才想……”

“行了。”聽了他幾番奏答,皇帝不置可否的擺擺手,打斷了他的話,“你們忙吧。肅順,你陪朕走幾步。”

順答應著,給成祥使了個眼色,示意他接掌差事,自己則快步跟了上去。

皇帝舉步在前,肅順差著半個身位,弓著腰,亦步亦趨的從著,“肅順,總署衙門那邊的事情你也管了嗎?”

“奴才不敢。奴才上一次在京中,碰巧文中堂帶成祥到軍機處來,奴才見成祥很覺得面善,詢問之下,方才知道是故人之後。”肅順急忙答說,“皇上當年於奴才有訓示,著奴才好生與善奎交往。而往來之下,奴才心知,善奎為人粗鄙,不為同僚所喜。這府中的日子嘛,也過得很是艱澀。奴才就想,友朋有難處,能夠幫一把的,總要伸出援手,幫襯幫襯。因是之故,這數年來,奴才府上和和公爺府上,亦多有往來。只是在奴才出京之後,便短於問候了。”

皇帝想起當年老和公爺過世,自己親自過府弔唁,還曾經親見肅順和榮祿叔侄在一邊忙碌,這樣說來,這個奴才所說的,倒也未必是假話,確實有一顆守望相助之心呢!點點頭,口中說道,“旗人如今大多為即將開始的北遷之事,上躥下跳,只求能夠規避一時,像榮祿、棉寧、還有今天這個成祥這樣的,能夠盡心竭力為朝廷、為君父著想的,終究是不多。”

“聖明無過皇上,榮祿、成祥等,都是心中長存忠孝之年的。”

皇帝轉過身去,似笑非笑的看著他,“這麼賣力給成祥說好話?不會是有感而發的吧?”

肅順老老實實的點點頭,“奴才這點小心思,原也不敢欺瞞聖主。奴才上年回京之後,與和公爺府上的問訊又勤了起來,還是善奎的婆娘,一再託請奴才,奴才實在礙不過情面,方才答應下來的。”

說著話,他跪了下去,“奴才交通臣僚,自知有罪,請皇上處置。”

“既然你都說了,朕也就不以為非。朕當年行以峻法,只是因為先皇年間,朝臣結黨,蔚然成風,心中只顧著黨同伐異,全不理國是日非!”他說,“至於朝臣之間,以友朋往來,難道朕也會不讓嗎?”

第4節 抵省

七月初十御駕出京,八月初六日,到了距離太原府二十里之外的三營店驛站。新任山西巡撫張集馨、藩司彭玉麟、臬司朱光第、學政翁同龢、糧道允雲、省內司道府縣各級官員在初四日的早上便齊至三營店,準備接駕事宜。

咸豐九年的六月間,肅順述職完畢,回省視事,把皇上的話和彭、朱、翁等員做了一番交代,當彭玉麟聽說不必在太原府內新行肇建行宮,心中大喜!他任職三大憲之一,深知省內這數年來,雖然比之道光年間略有豐盈,但要是在一年之內,建起一座大大的行宮,所要花費的,絕不在少數,更不必提鴆工集材,勞動民夫,傷時害農,所幹非細。只不過肅順打著孝敬皇帝的大旗,自己萬萬難以說出一個‘不’字來。此次皇上順天應人,免去晉省一番靡費之舉,自然令他歡喜莫名了。當下由衷的讚佩,“皇上聖明,憐惜我晉省百姓,真正是聖君本色啊。”

“是啊,是啊。”肅順附和了幾句,轉而說道,“不過,行宮雖不必肇建,但帝后等各位主子到來之後,駐蹕之所,總要找一處景緻秀麗,往來通行又能夠順暢,最好是距離府內最繁華之地,片刻可達的地方。還有,便是內市!我這一次回京,和皇上說起此事,皇上也大為意動。故而,行宮可以不要,內市一定要建起來!而且要建的好,讓皇上,皇后等看過之後,心中滿意!”

“是,撫臺大人說的是,這件事,倒是要好好謀劃一番才是的。”省內有大工動作,藩司自然是份當其責,無可推諉的,“職司想來,皇上駐蹕的行宮,倒還容易——太原府中,多有富豪之家的別業,選好地方,徵用一番,也就是了。”

“這件事我來做。”肅順搶著說道,“我看,豐澤號主家所有的晉景園,就很不錯。聽說是嘉慶年間修建的,時候仍算不上很久,即便有一些有礙觀瞻之處,著人整飭一下也就是了。”

翁同龢在一邊忽然插話道,“我倒以為不妥。”

眾人都知道,翁同龢是皇上面前有數的紅人之一,帝眷仍自厚重過外放江南的崇實,與肅順相比,也不在以下。便如同山西學政之職,這個職銜權利並不是很大,卻勝在榮光無比,在省內和督撫大員都是平起平坐,相見的時候,也是行平禮的。而且,學政一職,權雖不大,油水倒很多,旁的不說,只是每到相視之年,來自所取的門生例有的贄敬,就相當可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