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祥接過上諭,認真看看,果然,本來應該是‘妥善處理’的,卻為皇帝筆誤,寫成了‘拖善處理’。“唔,真的是呢?”他嘀咕著,同時心中一愣。
所謂一字入公mén,九牛曳不出。多年以降,不論內閣、軍機處抑或是總署,公事往來,總要經由文字jīng通之人幾次稽核之後,方可發抄,就是為了怕文字中有任何以辭害意之處,為人所利用,而皇帝的上諭,固然是出自御筆,但也從來沒有出現過這樣的疏漏——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讓李鴻章封駁而上,最起碼,也要請皇上明確表示一番意見。
李鴻章也探頭過來看看,誠然如是。他的腦筋靈動,忽然說到,“或者,這並不是皇上一時筆誤呢?”
文祥張大了嘴巴,“啊,你是說?“他也是聰明人,腦筋一轉,大約知道了皇帝的意圖,“我明白了,既然皇上上諭寫的清楚明白,我等自該‘拖’善辦理了。”
幾個人相視一笑,默契於心。
臨到酉時,文祥攜李鴻章、董恂,並總署中的翻譯乘轎到了東jiāo民巷第三排的俄國使館,俄國方面早已經得到中方的通傳,以駐華公使馬林斯克為首,攜參贊、武官、翻譯在mén口迎迓,中方落轎之後,一方脫帽鞠躬,一方作揖,“大使閣下(中國大人先生),您好(日安)。”
馬林斯克以為中國人此來,是按照事先已經通傳過的,穆沙維耶夫等人來華之後的行程安排一事,再做一番敲定,並見一見穆沙維耶夫的。
穆沙維耶夫是兩天前到達的北京城——自從咸豐二年之後,京城之中開始有西洋外jiāo使節往來鬧市,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