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1 / 4)

小說:清山變 作者:津鴻一瞥

“是。臣上的這一份摺子,自問也不過是發前人之微,不敢當皇上天語嘉勉。其中舛誤之處,更是不可勝言,只是臣深感皇上天恩如海,不敢不盡抒胸臆。”

“其實,兵制之事,朕當年簡派老六出京與英人接洽之時,就已經略知一二。真可笑,老六到了天津,還以綠營兵士射擊弓箭為喜?殊不知英夷早已經捨棄這等華而不實,效率低下之物,改為使用火槍禦敵了”皇帝摘下頭上的軟帽,撓撓頭頂,“朕當年做皇子的時候,曾經聽皇考說過,英夷以不滿五千人之兵力,在我大清疆土縱橫馳騁,其間固然有八旗綠營兵士疲弱之因,更多的,卻也是英人士兵勤於戰事,精於行伍,武備先進所致。”

“本來呢,我天朝自太祖立國時起,就有火器部隊,更不用提聖祖征剿葛爾丹之際,火炮使用蔚然大觀,只可惜,到了後世子孫,將這些兵甲之事全數拋卻,終於弄成今天這般積重難返。”

“皇上這話請恕臣不敢苟同。”

“哦?”雖然皇帝只說了一個字,其中的詢問之意卻是很明顯的。

“臣以為,我大清朝如今雖偶有邊圉不靖,但是皇上年少英明,勵精圖治,正是大有作為之機,只要皇上聖心堅定,除弊興利,臣以為,皇上所言積重難返之局,當也可迎刃而解。”

皇帝以為他要說什麼忠諫之言哩,不想歸結到最後,還是口出頌聖之語,笑了一下,他繼續說道:“這個嘛,你我暫時不必辯論。朕的意思是說,兵制改革,勢在必行不過不能按照你摺子中所說的,以‘缺出不補,用時五年’之法行之。若是那樣的話,五年之中,誰知道又會有什麼樣的變故?既然要做,就要做得徹底,改的有效。”

曾國藩不知道皇帝說的這種‘徹底、有效’是指什麼,含糊的碰了個頭,“皇上聖明。”

“明天朕要到天津綠營駐營去看看,其實,不用看朕也知道,其間早已經準備得妥妥當當,一待朕離開,又會恢復舊貌。現在能夠看到的,不過是擺樣子的。”皇帝嘆了口氣,“人人都以為皇帝是多麼神聖崇高,殊不知身在這九重之中,想看到一點民間真正的景緻,居然也會如此之難?”

曾國藩說,“臣以為,綠營兵勇知曉皇上聖駕親臨,激發天良,認真操演,也是有的。只要他們能夠將這等報國之心秉承下去,也可成為以一當十的虎賁之軍。”

“朕最想看到的,還是新購買的火炮……”說到這裡,皇帝突然問道,“朕讓老六和英國人商議購買火車,並相關產業之事,你知道了嗎?”

“是,臣鄉居歲月,也有幸捧讀皇上聖諭。鐵路之事,在臣看來,實在是功在當下,利在千秋的大善之舉。雖百姓初初未見其效,難免有不諧之聲,日後領會到了,自然也能夠衷心感念聖德。”

“哎。鐵路是一種非常非常重要的物什。不但於國有利,更加於百姓有利。朕想過,將來國家有警,兵士乘坐鐵路,一夜之間四通八達,即可趕製兵燹之地;承平的時候呢?百姓也可以用其為代步工具,更加可以利於商賈使用。比之什麼馬車,什麼漕船,既快且安,實在是利國利民的壯舉哩”

曾國藩抬頭看了一眼,年輕的皇帝臉上滿是興奮之色,似乎完全沉浸在自己虛擬出來的幻景之中了。他有心想說,鐵路只有一條,如何能夠達成皇上的願望?看皇帝如此興奮,又沉默了下去。

皇帝憧憬片刻,又把話題扯了回來,“至於兵制一事啊,實在是個大問題,朕想,就從這距離京中最近的直隸省開始吧?”

三月十二,皇帝從天津城中起駕,到了位於綠營駐防營地,直隸提督固山貝子奕山率領總兵長瑞,麾下參將副將佐領等人在營門外行了三跪九叩首的君臣大禮:“奴才,恭請皇上聖安,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面帶和煦的微笑,在御輦上站了起來,“朕安都起來吧。”

“謝皇上。”

進到營中,從轅門外通往大帳的地面上早已經為人清掃得乾乾淨淨,鋪著星星紅的地毯,皇帝落了乘輿,眾星捧月一般請到中央大帳之中,居中而坐,眾人分侍在旁,皇帝隨手從帳中的帥案上取下一支令牌,“朕也曾經看過戲文,內中每有大軍征伐之前,總有一個人,隨手拿下令牌,派兵點將,想不到,朕居然也能夠有這樣一天?”

皇帝有意開玩笑,眾人自然湊趣的鬨堂大笑起來。奕山上前一步,跪了下去,“皇上天資英武,本是我大清第一武將,奴才等能夠在皇上麾下以策驅使,本是三生幸事。”

“你不用拍朕的馬屁,兵者國之大事。朕雖然書讀得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