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3 / 4)

小說:清山變 作者:津鴻一瞥

一張六言告示交給本縣刑房書辦寫好,貼在高腳牌上,派人打著鑼到各處放告——凡是有冤屈的,都可以到縣衙中崔荊南大人駕前呈訴。

在崔荊南想來,自己到萊蕪縣有了一段時日,百姓也早已經知道自己的來意,這一次在縣衙的簽押房中放告,必然有呈訴的冤情如雪片般飛來,殊不知等了一個上午,寥寥無幾的兩件案子一個是為了八十幾年前的一塊墳地,兩家人糾纏不清,在萊蕪縣中已經歷四代縣官,這樣的案子讓崔荊南如何能夠一時間決斷?

再有一個案子是雙方互毆,彼此都有理由,在公堂上吵得沸反盈天,還是崔荊南將他們喝止,仔細問過才知道,本案唯一的證人居然去了山西——路途遙遠,再將證人傳喚回來,又不知道到什麼時候的——崔荊南看到兩樁這樣的案情,心中無奈:這都不是自己能夠在一天之內能夠分辨出是非曲直,可以使雙方盡皆滿意而歸的,也只好暫時延後了。

崔荊南深知項進在萊蕪縣經營多年,上一年間為人參核,不久之後卻又歸任,那些在控告過他的人給他回來之後逐一報復,百姓今天自然是再也不敢輕易上堂呈訟。這樣下去,自己巡察道員的威信建立不起來,也就罷了,以後想勤求民隱,為國家,為百姓多做些事的抱負,豈不也成了泡影?

他身體有病,不能久坐,一上午的時間過去便難過得頭上津津冒汗,前胸後背也密佈汗珠,項進做好做壞的向上拱手:“大人,時已近午,不如等到下午再繼續吧?”

“也好。”崔荊南真有點堅持不住了,順承了他好意,離座自去休息。

用過午飯,崔荊南又服了藥,感覺好了一點,換上便裝帶著孟翔和崔勇在縣衙門口閒逛,剛剛走到門口,突然‘咦’了一聲,用手一指:“你們看,那是什麼?”

兩個人順指點方向看過去,也是一愣,縣衙大門前掛著一件很奇怪的物件,用鐵鏈穿在一起的十幾塊長三寸,寬二村的鐵條,鐵條和穿連的鐵鏈大約是給火燒烤過,上面的顏色變得青烏一片,卻不知道是做什麼用的?

“這個,小的也不知道是哪裡來的?早上來的時候還沒有見到呢。”

“崔勇,你去找人問來,這是做什麼用的?”

崔勇去而復還,神情中也是一片茫然:“大人,聽縣裡的皂隸說,這是一件用來傳召四方百姓的物件,和鑼鼓一樣,都是響器。”

“縣裡有自備銅鑼,還有登聞鼓,又何必用這等做工粗糙的響器?”崔荊南的腦子轉得飛快:“不對,不對。孟翔,你到前面去問問百姓,這件物什到底是做什麼用的。”

“喳。”

這一次孟翔回來得更快,到了少爺面前耳語了幾句,崔荊南勃然變色:“好個狠毒的酷吏”

“少爺,您想怎麼做?”

“萊蕪縣百姓受這一品衣之害甚烈,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一品衣下被屈打成招,此事總要切實審清問明才是。”崔荊南眼睛一轉,有了主意:“一切,都等下午升案之後再說。就先拿劉文明開開刀”

下午繼續問案,百姓照例圍觀,而且似乎比早上來的人還多,在門口嘰嘰喳喳,說話之聲不絕於耳,都是一派看熱鬧的形色。項進左右看了看,突然一拍醒木:“崔大人問案,何得喧譁?來啊”

堂下的皂隸自然要捧本縣大老爺的場,轟然應諾:“在。”

“有那不守規矩,大聲喧譁的,一律趕了出去。”

隸再一次齊聲響亮的回答著。這一下堂上堂下立刻安靜下來,只踮著腳在外面探頭觀望著。

崔荊南左右看看,突然一拍醒木,大聲喝道:“劉文明?”

劉文明給他嚇了一跳,趕忙到了公案的前面:“小的在。”

“今日中午,本官公務閒暇之時,在外遊走,在縣衙的大門上看到一件物什,聽人說叫一品衣的,可是你著人打造,又命人懸掛在縣衙大門上的?”

第27節山東大案(6)

第27節山東大案

這樣的問題是劉文明事先沒有想到的,聞言大大的愣住了:一品衣是他別出心裁所創,把鐵條用鐵鏈穿連在一起,放到火上去燒,燒紅了之後,像一件馬甲一般的給人犯穿在身上,胸前背後給火炙烤得吱吱冒煙——這樣的酷刑之下,何求不得?

崔荊南不容他多想,再一次用力一拍醒木,大聲喝道:“說”

劉文明還沒有怎麼樣,項進卻做賊心虛,嚇了一大跳,幾乎離座而起。

說便說。劉文明答說:“回大人的話,萊蕪縣本是三省交界之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