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3 / 4)

小說:清山變 作者:津鴻一瞥

來人正是剛才在板房中好心借給他銀子的那個劉班頭,手中捧著一錠銀子,笑呵呵的正向裡面走來:“崔小哥兒,也算是蒼天保佑,剛才偷你銀子的那個傢伙,在藥鋪不遠處的糧棧再一次出手,偏巧給我的人抓了個正著,問清之後,知道他方才還在藥鋪中出了一次手。我一想,就是崔小哥兒。這不,把銀子給你送來了。你瞧?”

崔福心中感動,顧不得看銀子,回頭大聲招呼:“少爺,少爺劉班頭把銀子給咱們送回來了”

崔荊南勉強支撐著病體,開門走了出來,向來人拱拱手,“多謝大人相助之恩,崔某這個不成器的奴才,倒讓您破費了。”

“哪裡,哪裡說起來實在是慚愧,劉某掌管一縣刑名,治下出了這樣的雞鳴狗盜之徒,也都是在下處置不力之過,在此,倒要請公子和幾位貴介原宥一二呢。”

“劉大人太客氣了。我這奴才出門不到一個時辰,劉大人能夠破獲失盜之案,雖是案情微小,破獲如此神速,劉大人在縣內懲教四方,可見一斑”崔荊南肅手邀客,他說,“請到屋中說話吧。”

“那,便叨擾了。”

進到屋中,彼此分賓主落座,互相透過姓名,劉班頭便是劉文明,聽完對方的名字,故作一愣:“崔荊南?請教,前數日我家老爺接獲省裡的公文,有一個同名之人在……”

崔荊南此番到山東來本是暗查冒賑之事,不過這等事從來便是瞞下不瞞上的,更何況福濟早有書信往來送與項進,提醒他朝廷有道員下來,行事之間多加小心。這一次劉文明指派人做了這樣一番動作,偷去崔福典當來的銀子,又親自登門奉還,都是有所來由的。

果然,一句話出口,還不等崔荊南說話,那個崔福立刻介面道:“正是我家少爺呢”

劉文明趕忙站了起來,規規矩矩的磕下頭去:“卑職,山東泰安州萊蕪縣治下捕快劉文明,給大人請安”

崔荊南有心否認,其勢已然不及,只好端坐如儀,受了劉文明的一禮:“劉大人請起。”

“不敢,大人稱呼我老劉就是。”

“那好吧,”崔荊南也不勉強,七品知縣也只能算是風塵俗吏,更何況像劉文明這等人?只是自己身份被人知道,接下來怕就是要從暗訪轉為明察了,自己孤身一人,這縣裡人員複雜,項進經營有年,自己怕是很難能夠得到什麼人的助力,倒要認真對待了。

一念至此,他對劉文明說:“老劉啊,本官這一次到貴縣來,本是為觀風察吏。近日以來在貴縣,及附近平陰縣城之中見到遠路而來的災民絡繹不絕,更有兩處所開粥廠、救濟棚等地,可供流民安置,也可以看得出來,貴縣在安撫百姓之上,倒是做得很齊全啊。”

“多承大人錯勉,卑職不敢當。”

“只有一點,我前幾日在平陰縣中走訪,觀察到縣裡開設粥廠,所分發的粥米,竟然不及縣中計程車紳個人所開設的粥場每天供應及時,糧米適中。是因為錢糧不敷使用嗎?還是其中另有別的緣故?”

劉文明楞了一下,遺憾的搖搖頭:“卑職不敢欺瞞大人,這一段時間以來,山東各地糧米價格因為天氣大旱而略有增長,再加上一些費用,省裡和朝廷撥下來的救濟款項,早已經花的光光。不提旁的,只是每天裡三班衙役出外巡視,抓捕流民中的竊賊,大老爺升堂問案,文字筆墨功夫,也都是要花錢的。我家大老爺又萬萬不肯加重百姓捐稅,所以,這粥米濃稠程度,也就只能是每況愈下了。”

劉文明是萊蕪縣的捕快頭子,縣裡的公帳卻知曉得一清二楚,反倒讓崔荊南覺得不妥,當下更加詳細的追問了幾句,諸如移交多少;新收多少;開支多少;現存多少。舉凡能夠問得到的,一樣也沒有放過。

誰知道劉文明竟似乎是一切熟悉的樣子,回答得熟極而流,幾乎聽不清楚。但越是如此,崔荊南越不以為然,百凡庶政所恃的財用,他這樣的刑名胥吏居然能如此知其詳,可見萊蕪縣或者早有準備,或者是劉文明插手其中,職管早已經過界了

彼此攀談了幾句,做到心中有數,崔荊南端茶送客,把劉文明送到門口,到堂前請留步,主人不肯,再三相攔,崔荊南才點點頭,命崔福代自己將他送到客店的門口,自己則哈一哈腰回身而去。

劉文明心裡七上八下,看不出崔荊南的態度,好象很賞識,又好象是敷衍,極想和崔福打聽一下,但是一來彼此初見,二來這時候也不宜結交過深,心裡打算明早再來探探訊息。

想到這裡,兩個人走到門口,劉文明從懷中拿出幾兩散碎銀子,抓著崔福的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