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聽不出來李德山的話,不代表其他幾個人也聽不懂,聯絡到他一開始說的話,皇帝和幾個身邊近人明白,奕訢實在是白白的浪費了一番心意!皇帝勉強點點頭:“那好吧,就如你所請,將此事押後幾天,待全齡病體康復之後,再做處置。”
打發奕訢退下,皇帝很有點苦惱的一笑:“何桂清,老六和你平日裡走得很近嗎?”
何桂清趕忙一撩袍服的下襬跪了下來:“臣不敢!臣只是擔心恭王年歲尚輕,君前奏對殊不得體,召至重譴……”
“笑話!他在私是我的弟弟,在公是朕的臣子,也用得到你為他擔心嗎?”皇帝毫不留情的打斷了他的話:“便是他說錯了話,也有朕在這裡,幾時輪到你來出手解救?嗯?”
陳孚恩和穆彰阿的兩件事在在證明了皇帝對親貴大臣與外臣相交是多麼的厭惡和痛恨,這一節是許乃釗等人都知道的,何桂清自然也不陌生,聽到皇帝口這等誅心之言,何桂清更是心生惶恐,以頭觸地,卻不敢再多做辯解之詞:“臣有罪,請皇上責罰!”
“你下去。回頭會有旨意給你。”皇帝硬邦邦的一甩手,就這樣把何桂清逐了出去。
第110節 恩威難測(1)
用過了晚膳,皇帝餘怒未息,順手拿過一張上用的灑金箋紙,提起筆快速的寫了一行字:“何桂清於入值之時口出妄言,殊不堪問。著免去何桂清南書房行走並內閣侍講學士之職,交內閣大學士卓秉恬痛斥,並交吏部嚴加議處。欽此!”
用過了晚膳,皇帝餘怒未息,順手拿過一張上用的灑金箋紙,提起筆快速的寫了一行字:“何桂清於入值之時口出妄言,殊不堪問。著免去何桂清南書房行走並內閣侍講學士之職,交內閣大學士卓秉恬痛斥,並交吏部嚴加議處。欽此!”
寫完看看,滿意的點點頭,卻又無端的想起來今天在南書房中,奕訢輕貿陳奏,話中竟有替皇帝做出種種決斷的事情來,若是隻有這一節也就罷了,呆呆的坐在軟炕上,心中越想越不舒服!奕訢話中的意思,表面上看起來是在為全齡做開脫之言,實際上卻是在把皇帝當成惡人,他自己落得一個為親貴不惜犯顏的美名!將來若是自己順應所請,則眾人會說,都是奕訢之功;反之,他也落個美名,而惡人,卻是要讓自家來做。
一念至此,皇帝心中火起,偏偏眼前還無處發洩,哼了幾聲:“來人,取乾隆實錄來!”
內侍不知道怎麼回事,趕忙找來乾隆實錄送上,皇帝接過來隨手翻找了一下,飛快的拿起筆記錄了幾句,又湊成了一條上諭。
這段上諭的這樣說的:“……朕敬天法祖,行事每每以前朝祖宗章法奉為圭臬,夜來恭讀高宗純皇帝聖諭有云:‘中外大臣,皆經朕簡用,苟其事不幹大戾,即朕亦不遽加以斥詈;御史雖欲自著風力,肆為詆訕,可乎?’又恭讀仁宗睿皇帝(這是說嘉慶)聖諭,‘內自王公大臣,外自督撫藩臬,以至百職庶司,如有營私玩法,辜恩溺職者,言官據實糾彈,即嚴究重懲。若以毫無影響之談,誣人名節,天鑑難逃,國法具在。’等因;欽此,訓諭煌煌,允宜遵守。”
“……中外大臣尚且如此,何況朝中親貴?今有禮親王全齡,為人訐告,於戶部庫丁遴選之機收受胥吏賂遺,朕簡派恭親王奕訢過府查問。得聞:案情屬實,全齡於所收賄賂一事供認不諱。朕思及禮親王臥病在床,心中實不忍驟加撻伐。”
“……朕本有保全宗室之心,卻有奕訢冒昧進言:請朕撤回原意,無庸交議,竟似國家政務,弗資六卿,誠伊等親王宗室可以操其行止者!言辭甚屬妄誕,目無君上,謗及朕躬之處,盡難言之。朕見賢思齊,常以聖人之言為刑事攸歸。有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奕訢以親王之尊,於國事妄加議處,實乃失卻臣子本分。不知朝廷聽言行政,一秉大公,博訪周諮,惟期實事求是,非徒博納諫之虛名。爾諸臣務當精白乃心,竭誠獻替,毋負諄諄告誡之意,勉之!慎之!”
再看了一遍,覺得心頭的火氣消減了一點,放下手中的筆,雙腿一偏,落到了地上:“萬歲爺,有什麼吩咐?”
“沒什麼,朕想出去走走。”
有了當年的教訓,六福不敢再胡亂的出言‘安排’,一邊拿起上用的明黃色的大氅,一邊趕忙吩咐內侍太監隨駕,自己則追了出去。
初春季節,北京城中還有些許涼意,皇帝安步當車的在幽靜的紫禁城裡踱著步子,身後是一個舉著大羅傘的太監,在他之後是幾個手執各種物件,如馬紮,衣物,熱水壺,茶具等等。在他身後亦步亦趨的跟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