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處的洪熙官望了一眼,對於鄭森的這些所作所為,林清華也是清楚的,青衫社早就將這些事情仔細的稟報給了他,但是他並沒有採取什麼措施,因為在他看來,鄭森的這個舉動實際上就是在向南洋殖民,雖然手段過激了一些,但是最終的結局必然是他所樂於看到的,那就是整個南洋將成為中國人的天下、中國文化的天下。
不過,其他的人就不這麼看了,在他們看來,鄭森此舉無疑是在挖林清華的牆角,因為這個時代最需要的就是勞動力,福建數十萬人口就這麼被鄭森移到南洋去,這在林清華的屬下們看來,簡直是在破壞雙方達成的協議。
但是林清華卻並沒有採取什麼措施阻止鄭森的行動,因為只有他自己心裡最清楚,其實這就是他與鄭森秘密達成的幾個君子協定之一,對於鄭森來說,唯有擁有了足夠的人力,才能在南洋站穩腳跟,而這也正是林清華的潛意識裡面所需要達成的目的,因為在他看來,不管是誰統治了南洋,只要那裡的主人是中國人,文化是中國文化,那麼就可以了。
林清華並沒有糾纏這個問題,而是對秦侃說道:“按照我與鄭森的約定,今年年底我就將派遣海軍前往臺灣島,在那島的東北角建立一個軍港,準備為明年的軍事行動做準備,你們兵部必須早做準備,所有需要的東西都要儘快的準備好,免得到時候手忙腳亂。”
與秦侃商議完了派軍事宜,林清華便向眾人掃視一眼,隨後說道:“諸位還有什麼事情要稟報的,就快些說,若是沒有事情,就散會,各回各部。”
話音剛落,就有兩人同時站了起來,一人為工部尚書宋應星,而另一人則是刑部尚書劉子壯,兩人互相推讓一番,隨即由宋應星首先陳奏。
宋應星從袖子中取出一份奏摺,走上幾步,呈給林清華,隨後退下幾步,說道:“元帥,這是今年以來的所有洪水的詳細記錄,如今淮河的洪水已退,還望元帥命戶部撥款修理被水毀的河堤,另外,運河年久失修,很多地段已經無法通航,是否也命人修一下?”
林清華接過奏摺看了看,隨後放下奏摺,說道:“淮河被黃河奪了河道,想不漲水都難,所以,要想修淮河,就必須先修黃河,但這可真是個吃錢的事情,現在各處都要錢,因此恐怕修河的錢很難籌到。況且,只要黃河繼續從淮河入海,那麼今年修好了淮河,明年又潰,與其將錢投到這個無底洞裡面,不如將錢投到遷移災民、救濟災民上,等以後朝廷寬裕些了,再來修。至於運河的事情嘛,也是一樣的,等以後再說,現在朝廷鼓勵商人航海,從海上走,不僅快,而且更便宜。”說到這裡,林清華忽然想起一事,於是轉頭對秦侃說:“最近海上的海盜多了不少,你們海軍要多派些船,另外,還要讓那些商船有自衛的手段,否則的話,等你們的船巡邏到了地方,商船早就被人搶跑了。最近鎮虜軍不是淘汰下了不少的紅衣大炮嗎?不如就賣給商船吧,一可以增強商船的防衛,二可以再賺些錢。不過,一定要注意,不能讓那些大炮上岸,只能放在船上,或者是碼頭上,免得被青皮搶去。”
林清華轉過頭來,對宋應星說道:“修河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工部先將扶持民間工場的事情抓緊,等工場多了,那麼稅就多了,那時候就有錢修河了。”
見宋應星有些沮喪的退下,早已站起的劉子壯奏道:“元帥,耿精忠、尚可喜、洪承疇等人的案子已經了結,經過元帥親自調來的十八名巡查御史的審理,昨日判決已經下來。”
林清華坐直身子,說道:“怎麼判的?”
劉子壯從袖子中取出一份公文,隨後說道:“耿精忠、尚可喜、洪承疇等領軍作戰的將領斬立決,另外,一些投降韃子的漢人文官則是斬監候,剩下的那些官職較低的就按照元帥的吩咐不予追究。按照元帥的意思,他們的家眷並未連坐,只是家產大部沒收充官,如今判決已下,就等元帥點頭認可了。”說完,便走前幾步,將手中的公文呈給林清華。
林清華略微看了看,隨即從身邊的桌子上拿起筆,簽下了字,並蓋了章。
待劉子壯拿回公文,林清華忽然問道:“你們有沒有問清楚吳三桂的下落?”
劉子壯答道:“那些漢臣也多不清楚,大多猜測已經死於亂軍之中。”
劉子壯剛剛退回自己的座位,禮部尚書方以智就站了起來,他奏道:“朝鮮使臣已經在驛館裡住了整整一個月了,但元帥卻始終未召見他,今日他又來找我,說要面見元帥。另外,漠北蒙古的使者昨日又到禮部去鬧了一通,口氣已經軟了很多,說只要朝廷出兵幫助他們抵抗漠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