諳世故的話來。
楚晴回孃家住對月,周成瑾按理吃過午飯就該告辭的,可他卻磨磨蹭蹭地不願走,直到快擺晚飯了才打道回府。
楚晴親自送他出二門。
周成瑾凝望著她,依依不捨地說:“你放心住,要是有什麼短的缺的儘管打發人告訴我,我一準兒給你送來,有什麼不方便說的寫信也行……十四那天一早我就來接你。”
明氏從小丫鬟嘴裡聽到這番話,心裡直樂,又怕楚晴面子撐不住,少不得裝作不知道,倒是提起楚晟的事兒,“……定在初十那天在妙應寺相看,正好咱們一道過去,你也幫著掌掌眼。初十早早走,住一夜,十一吃過午飯就回來。”
楚晴連聲道好,只是要在外面過夜,少不得叮囑問秋暮夏將一應東西準備齊全了。
因王氏懷著身孕沒法出行,文氏因侄兒早亡沒有心情去,而這次是給楚晟相看人家,楚晞一個未出閣的姑娘不好跟著,所以這次就只明氏帶著楚晴去。
另外楚昊和楚晟帶著六個護院隨行。
妙應寺位於金城坊,靠近阜成門,寺裡有座兩百多年的白塔,故而又叫做白塔寺,香火不如護國寺或者潭拓寺那般旺盛,但勝在清幽安靜,而且裡面的齋飯非常有名,很值得一試。
跟其它寺廟一樣,妙應寺後也建了許多一進或者兩進的小院落以供香客暫住,院落與院落之間以花樹相隔,互不干擾。
楚家的院落四周種著成片柿子樹,柿子剛嬰兒拳頭般大,翠生生地掛在枝頭,像一盞盞小燈籠。
暮夏看了便嘆:“要是再晚幾個月來就好了,等柿子熟了,正好摘一些回去做柿餅子吃。”
問秋斥道:“哪年少了你的柿餅子吃了,眼巴巴地惦記這個,還不快去把奶奶的物品整理好?”
楚晴也頗覺遺憾,她不饞柿子,而是覺得要是深秋,滿樹火紅色的柿子肯定非常好看。
正站在門口感慨,忽聽身後傳來女子清脆卻略帶傲慢的聲音,“這不是周大奶奶嗎?”
楚晴急忙回頭。
女子身穿冰藍色素綢褙子,月白色繡著淺綠色蘭草湘裙,烏壓壓的青絲梳成墮馬髻,鬢間插兩朵野菊,白皙的臉上未施胭脂,只淡淡敷了層粉,整個人打扮得很素淨,卻又不失俏麗。
正是多日不見的銀平公主。
☆、第142章
楚晴忙欠身福了福,“見過公主。”
銀平上下打量她幾眼,見她衣著打扮甚是普通,跟往常並無太多差別,唯腕間那串菩提珠看著非同一般。
漂亮歸於漂亮,但並不是特別出眾。
周成瑾真的會為她改頭換面?
銀平唇角撇一撇,問道:“怎麼沒見表哥?”
叫她是周大奶奶,叫周成瑾卻是表哥,孰近孰遠一眼就分辨得出。
楚晴哂笑,解釋道:“我回孃家住對月,跟大伯母和兩位兄長一同來的。”
“替我跟世子夫人問好,”銀平客氣一句,帶著兩個宮女揚長而去。
楚晴舉步走進院子,明氏笑著問道:“剛才見到熟人了?”
“是銀平公主,沒想到竟能在這裡遇到。”
明氏也有幾分詫異,“她一個人?”
與高門貴女相比,公主們更不得自由,出入皇宮需得請示謝貴妃不說,也得有長輩領著或者聽起來正當的理由。
楚晴搖頭,“不知道,她沒說,我也不好打聽。”
說話間,穀雨過來說房間已收拾妥當,楚晴便回去把身上因坐車而皺的衣裳換下來,又重新洗臉梳了頭髮,等再回到廳堂,發現屋子裡已多了好幾位客人。
跟明氏相對坐在太師椅旁邊的是位約莫四十出頭的婦人,穿秋香色柿蒂紋杭綢褙子,頭上戴只赤金點翠的鳳簪,臉圓圓的,看著很喜慶。緊挨著她是個二十七八歲的年輕婦人,穿玫瑰紫的衫子,裡頭中衣的盤扣扣得規規整整,墨髮也是規規矩矩地束在腦後,一看就知道是個非常嚴謹的人。
再往下是兩個十五六歲的女子,一個身材稍豐腴,也長著張圓臉盤,腮邊一對梨渦,另一個則略微瘦點,瓜子臉,面板很白,看面相有些冷,不若圓臉姑娘討喜。
明氏笑著介紹,“這位是工部侍郎府上的王夫人,那位是吳太太。”又介紹楚晴,“四房院的侄女,上個月嫁到沐恩伯府,正好回來住對月,陪我來散散心。”
楚晴急忙給兩人行禮,“見過王夫人,吳太太。”
王夫人含笑點點頭算是還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