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操持著熬了臘八粥,闔家上下都喝了一碗,還給平常走動的人家都送了臘八粥,其中也包括楚曈和楚暖未來的夫家,承恩伯方家和明遠侯魏家。
兩家也各自還了臘八粥,順帶送了年節禮。
便是這一天,有官媒竟然不在家過節,反而樂顛顛地來到了衛國公府,進門就熱絡地對明氏道:“楚夫人,真是天大的喜事,有人託我來提親。”
被她誇張的神情感染了,明氏臉上也帶了笑,問道:“是哪家人家,提的是誰?”
“自然是府上二姑娘了,至於是哪家,說出來楚夫人就儘管樂吧,無論是家世還是人才,都沒得挑……”
☆、第86章
看到官媒特意地賣關子,明氏反而失了興趣,淡淡地吩咐石榴沏茶,“就用先頭得的君山銀針,再端兩碟點心。”
官媒見狀,捂著嘴先自“咯咯”笑了陣子,又故作神秘地悄聲道:“回夫人,來提親的不是別人,是四皇子殿下。”
明氏真是呆了,半晌沒有回過神來,直到石榴上了茶,才詫異地問:“怎麼可能是四殿下?”
通常皇子的親事都是皇后或者有職權的宮妃選定,讓皇上過了目,再使個相熟的夫人私下探聽一下女方的態度。
如果女方同意,那麼皇上就下旨賜婚,兩家皆大歡喜。
如果女方不同意,皇上也沒有必要強給兩人湊作堆。畢竟婚姻講究個你情我願,想嫁到皇家的人有的是,不一定非你不成,何必強行娶回家添堵。
不管怎樣,皇子的親事再沒有落到官媒頭上的。
官媒見明氏不信,從懷裡掏出塊玉佩,“千真萬確是四殿下身邊的人送來的,說四殿下自打在錢學士府上無意中撞見過二姑娘後,始終無法忘懷,最近才得知二姑娘尚未婚配,立時動了求娶之心。因為怕事情傳出去二姑娘被人誤解,所以眼巴巴找上我來問一下府上的意思。如果願意,四殿下立馬請旨賜婚,如果不願意,那麼就當我沒來過,也沒這回事。”
明氏仔細地端詳一番那塊玉佩,無論是玉料還是雕工都屬於極難得的佳品,而且上面雕著螭龍紋樣,想必也無人敢冒用。
明氏便信了幾分,斟酌地回答,“二姑娘的親事,我這個做伯母的不敢越俎代庖,總得由她親生的爹孃決定,再者上頭還有祖父跟祖母。”
官媒聞言知雅,笑道:“婚姻大事,自然得好生商量一番,不過,聽說臘月底皇上的大寶要封印,恐怕年前就不能下旨了。”
一個民婦竟連這個都知道,想必是聽四皇子身邊的人這樣告訴她的。
由此可見,四皇子是志在必得,明氏心中一凜,直覺得這樁親事不是那麼簡單。
上次周成瑾來跟楚晴提親,明氏可以不經過老夫人直接回絕,這次四皇子求娶,明氏卻不敢擅自做主給拒了,必須得報給老夫人聽。
明氏淺笑道:“請您回去給四殿下帶個信兒,容我們考慮幾日再做答覆。”
官媒樂呵呵地答應著告辭。
送走官媒,明氏轉身去了寧安院,又吩咐翡翠請了文氏過來。
文氏聽說四皇子來提親,興得渾身不知幾兩重,連嘴邊的瘡都不顧及了,咧著大嘴直嚷嚷,“就說晚丫頭是個有福的,怎麼會嫁不出去,好飯不怕晚,這好人才也不怕被埋沒。”
老夫人聽得直皺眉頭,沉了聲道:“誰說晚丫頭嫁不出去了,沒得往自己身上抹黑。”隨即低了聲音,“國公府的姑娘哪個不是挑來揀去尋到真正合心如意的才嫁,旁人還不曾說什麼,自己就叫喚著說沒人要,自降身份!”
文氏自知失言,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的,悻悻地往旁邊躲了躲。
明氏無言地嘆口氣,文氏掌家也掌了十幾年,怎麼還跟個沒見過世面的鄉野村婦似的,一點兒都沒長記性。
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同樣的意思怎麼說出來好聽,怎樣說話既抬舉別人又抬高自己,其中大有學問。
老夫人也不想再當眾給侄女兒沒臉,轉了頭問明氏,“你是怎樣想法?”
明氏思慮片刻答道:“按理說,晚丫頭能嫁到皇家去,確實是難得的體面。可我總覺得有點不妥當,這半年沒少帶著晚丫頭四處相看,京都有頭有臉的心裡都有數。四皇子單單挑這個時候說親,未必不是沒有別的企圖。”
文氏眼巴巴地盯著明氏,惟恐她說出推拒的話,只恨不得能上前捂住她的嘴,自己代替她說,聽聞這番話心裡著實鄙夷了番:四皇子如今十九,明年行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