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再說才這幾天工夫,應該不至於餓肚子。可再往後呢?城裡也許還抱著不切實際的希望,她卻知道這一時半會的,根本不可能有糧食下來。
緊趕慢趕的往縣裡去,趙紅英急出一腦門子的汗,其實一袋子糧食倒不重,也就三十斤,她就是急的。
這回,她沒往百貨公司去,而是直接去了菊花她家。菊花不在家,開門的是她婆婆。趙紅英沒多做停留,把糧食放下後就離開了。
除了送糧和取錢外,她還有另外一個事兒。
她得去郵局寄一封信,是給宋衛軍的。
早在宋衛民寄信要錢之後,她就給宋衛軍去了一封信,卻一直沒能收到回信。
起初,她以為宋衛軍正好出任務了,想著過些時候總會來信的。沒想到,這一等就是大半年。
先前忙著地裡的事兒,她實在是脫不開身,現在總算忙完了,她趕緊又叫趙建設寫了一封信,今天就寄出去!
第050章
這封信; 又如同石沉大海一般,從寄出去那天后; 就再沒了音訊。
趙紅英脾氣越來越壞了; 也就是面對喜寶的時候還算溫柔,家裡其他人壓根就不敢招惹她。至於緣由; 家裡人也都猜到了; 畢竟宋衛軍以前雖然也不常寫信,可好歹一年帶頭都會來幾封信; 平均下來三四個月一封總是有的。現在的問題是,自打那封寫給宋衛民的信後; 就完全沒動靜了。
算算日子; 已經有半年光景了。
儘管每個月的津貼都會按時匯過來; 可都到這份上了,趙紅英當然能猜到匯錢這事兒是宋衛軍託了人的,畢竟取錢是麻煩; 要匯款單要隊上證明,可匯錢太容易了; 隨便哪個人帶上錢和地址就能成功。
錢每個月都來,信卻沒了,如果宋衛軍是那種親情淡薄的人; 興許還成,可偏偏他把親媽當祖宗看待,哪敢收到信不回覆?
生怕一不留神就點了炸藥桶,老宋家全家人都縮著脖子過日子; 暗自祈禱宋衛軍趕緊回信。
秋收分糧之後,還有秋種,可今年的情況特殊,公社那頭商量了一陣後,最終只決定種土豆紅薯之類的粗糧,一方面今年天氣太熱,耐寒的莊稼更容易成活,另一方面也是擔心蝗災捲土重來,埋在地裡的莊稼肯定比冒出頭的安全一些。
至於孩子們,前頭兩個月都不曾上學,現在連秋收都過去好些日子了,自然也就錯過了往年期末考試的日子。趙建設倒是可以做隊上小學的主,可他吃不準公社小學、初中是怎麼個打算,遲疑再三,還是又特地跑了一趟,打算向那頭看齊。
打聽下來的訊息是,今年公社小學、初中都決定取消期末考試,畢竟老師和學生們也累了兩個月了。如果有初三學生想要報考縣裡的高中,自行想辦法,公社那頭不予解決。其實這話的意思,等於就是初三學生沒了升學的希望。
訊息由趙建設帶回隊上,他順便也宣佈隊上小學也取這回的期末考試,不過如果是六年級畢業生,還是可以繼續升學,公社初中並不會因此拒絕他們。
隊上的社員聽了這些事兒倒是沒啥想法,事實上,甭管小學的入學率再怎麼高,隊上仍沒幾家會送孩子上初中的。
送去上小學,是因為趙建設決定讓隊上小學免去本生產隊社員孩子的全部學費,至於課本費,本來就不貴,嫌貴也可以不買,或者跟人家便宜買舊書,再加上小學生年紀小,與其讓他們在隊上四處亂竄,上學等於是找了個人看著他們。可初中呢?小學畢業都已經有十二三歲了,男孩子就可以下地賺一半工分了,女孩子也能幫著家裡洗衣做飯帶弟妹侄兒,等於是半個勞動力了,那還上啥學?
至於初三學生無法升高中這件事兒……
誰在乎呢?
趙建設唯一擔心的就是他姑又要搞事,萬一想不開非要叫他幫著開後門把強子和大偉送到縣裡高中咋辦?他在第七生產隊是牛氣哄哄的大隊長,去公社那頭也還能說得上話,可真要去縣裡,哪個會給他面子?
幸好,趙建設擔心的事兒並沒有發生。
老宋家那頭,得知不需要期末考試以及升高中基本無望後,最高興的莫過於強子和大偉了,雖然覺得年初那陣子苦讀有些可惜,可他們多少還是有自知之明的,比起繼續唸書,寧願下地幹活!
趙紅英也是這麼想的,她忙著擔心宋衛軍還來不及,才懶得管家裡蠢貨能不能升學,再說了,先前叫他們最後努力一把也是隨口說說的,現在沒多大可能了,她也不準備再折騰。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