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告示?”崔騰問。
東海王看了一眼皇帝,笑著搖搖頭,“城內人心不穩,貼告示會讓大家更加慌亂,我的建議是這樣:首先,放出風去,就說陛下已經秘密派人出城求援,不管怎樣,先穩定一下人心。”
“騙人嘛。”崔騰其實覺得這個主意還不錯,嘴上不肯承認。
東海王也不理他,繼續道:“其次,也還是私下裡放出風聲,說陛下仍需要一名備用的使者,或者自薦,或者推薦,不問出身,只要能逃出去就行。”
韓孺子也覺得東海王的計策可行,但是有一個問題,“如果應徵的是一名普通百姓,誰會相信他攜帶的聖旨呢?”
“呃……那就加一條要求,不只自己能逃出去,還得帶一位大臣。”
這樣的條件過於苛刻,幾乎不可能招到合適人選,可韓孺子別無它法,於是點頭,崔騰馬上道:“我去傳風聲,這事我能做。”
崔騰跑出去,東海王又道:“我自己肯定不行,但我可以推薦一個人。”
“誰?”
“林坤山,陛下一直帶著他,也該用上一用。”
希望立刻變成失望,韓孺子搖頭,他寧可將希望寄託在武功高手身上,也不會再相信望氣者。
中司監劉介引入一名軍官,原來匈奴人又在城外列隊了。
韓孺子再次登城,果然看到匈奴人又有攻城的架勢。
鄧粹也在城上,看樣子一點也不著急,周圍的將官都已露出驚慌之色,他卻只是觀察,遲遲沒有下令。
看到皇帝到來,眾將讓開,鄧粹指著城外道:“匈奴人佯裝攻城,是要引誘另一支北軍趕來救駕,他們昨天傷亡不少,今天不會真打。”
韓孺子什麼也沒說,在鄧粹身邊站了一會,轉身回王府。
皇帝對鄧粹的信心又多了一些,眾將更無異議。
午時已過,匈奴人果然沒有真正攻城,另一支北軍也沒有被引來。
中司監劉介悄悄走進來,等皇帝抬頭,他說:“陛下,中書舍人趙若素求見。”
“什麼事?”
“趙若素自願出城去請救兵。”
韓孺子記得趙若素,此人看過大量奏章,幾乎就是一座活書房,可是說到突圍求助,他可不像是身懷絕技的樣子。
“請進來。”韓孺子以為這又是一個趁機表露忠心的官員,反正都知道皇帝不會同意,不妨顯得勇敢一點。
趙若素進屋,卻沒有像其他官員那樣只是說大話,行禮之後開口便道:“陛下捨得城外的那支北軍嗎?”
第三百一十八章 飢渴交加
夜至三更,一片烏雲遮住空中的半輪明月,群星暗淡,晉城城頭緩緩垂下一隻籃子,到地之後,從裡面笨手笨腳地爬出兩個人。
中書舍人趙若素握住繩索晃了兩下,表示一切平安,輕輕嘆了口氣,邁步向橋上走去,隨從緊跟其後,不住地回頭張望,晉城雖小,卻是一片汪洋中的安全孤島,離開這裡,不知要遊蕩多久才能再次靠岸。
兩人各背一隻包袱,一路西行,這邊的匈奴人比較少,幾里之外就是群山,進去之後,或許能躲開匈奴騎兵,隨從的大包袱裡裝著不少乾糧,沉得直往下墜,他不得不經常往肩上拽兩下,懷疑自己不會被餓死,而是被累死。
不久之後,東城衝出一隊騎兵,百餘人,試圖吸引匈奴人的注意,可是沒起多大作用,匈奴人兵力雄厚,一點也不慌亂,數百人上馬迎戰,其它營地按兵不動,根本不受影響。
楚軍沒敢真的交鋒,很快就退回城中。
趙若素與隨從這時連山區還沒走到,這樣的兩個人,想要一路步行穿過匈奴人的封鎖,完全是異想天開,在躲躲藏藏地跋涉了將近一個時辰之後,他們被活捉了,山裡也有匈奴人,用繩索將兩人的雙手牢牢捆住,像對待牲畜一樣牽著走。
隨從唯一欣慰的是,兩人的包袱都被搶走,減輕不少負擔。
匈奴人開心地交談、嬉笑,兩名楚人一句也聽不懂,趙若素突然生出一種恐懼,如果匈奴人根本不將他當回事,當場殺死,他的計劃就將一敗塗地。
於是他大叫大嚷,擺出一副我很重要的架勢,結果捱了幾鞭子,臉上留下一條血痕,火辣辣地疼。
兩人被栓在營地裡的一根柱子上,路過的匈奴人朝他們放肆地大笑、吐口水。
天亮了,還是沒人搭理、審問他們,甚至沒人送水送飯,他們還沒有被殺死,唯一的理由似乎是展示匈奴人的強大:沒有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