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決,而群臣末端,一人卻突然說道:“陛下,微臣有話說!”
眾人定眼一看,此人正是司馬懿。
在朝堂之上,司馬懿的職位卑微,本沒有他發言的餘地,不過若是司馬懿想說話,眾臣自然是不會阻攔於他的。
曹丕也是慧眼識人的君王,道:“仲達有何話說?”
司馬懿上前一步,道:“陛下,今劉備登基為帝,號稱大漢皇帝,實際上,已經將我方定為賊寇,劉備若不除去,只怕我大魏再無寧日,因此,微臣以為,當務之急,是討伐劉備。
但是要討伐劉備,必須要保證後方的安定,昔日武皇帝在世時,曾意圖討伐西涼的馬騰和漢中的張魯,正厲兵秣馬,但是卻不想東吳軍隊偷襲合肥,致使武皇帝只能派兵援助,才給了馬騰和張魯喘息的機會。
因此,若要討伐劉備,必定要通好東吳,讓東吳不偷襲我大魏的後路,此才能安心伐蜀。”
司馬懿的話雖然說到了點子上,但是曹丕卻不太愛聽,道:“東吳私自鑄造貨幣,早已是亂臣賊子,朕欲除之而後快,怎麼還會去通好東吳?”
早在曹操在世之時,每每提及赤壁之戰的大敗,曹操都是痛心疾首。曹丕在身邊看著,也頗為不是滋味。
於是曹丕曾經立志,定要將東吳剷平,以報赤壁之戰的仇!
只可惜,要進兵東吳,卻不是時機,再加上劉備在成都稱帝,更使得曹丕的注意力不可能再集中在東吳身上。
然而司馬懿卻說道:“非也!陛下,今劉備稱帝,東吳並未表態。可見對於我大魏來說,東吳並非敵人,而且在合肥之戰後,荀彧先生就曾經和東吳簽訂了和約,兩家互不侵犯。”
曹丕道:“可是,東吳每日正將自家的糧草運往蜀中,可見吳蜀是一丘之貉,東吳又怎麼會是我大魏的朋友呢?”
司馬懿又道:“微臣聽聞東吳的主公孫仁,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女子。想必是她憐惜蜀中的百姓,才會讓人將糧食送抵蜀中的,此是仁義之舉,並非對我大魏有所敵意。”
經過司馬懿的分析。東吳給蜀中送糧的事情,倒也能夠說得通了。
曹丕又想,吳蜀之間,也曾爆發過長沙之戰。因此,東吳算不得是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