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第一師也好。這真的感覺交代不過去啊!現在憑著丁一的威信,也許可以壓得下反對聲音。但一旦壓不住,那絕對就是大事。
所以姚夔不是胡亂噴。人家噴得到要害,丁一也不得不讓步。
最後很多東西都跟丁一原先定下的不一樣,例如平民見官不拜得拱手行禮,而且只限於華夏或是原來的拜占庭後嗣;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只限於軍隊和國營廠礦、官員;私有財產也只限於華夏和拜占庭的平民和後嗣等等。
不過丁一跟姚夔吵完了之後,倒就輕鬆了。
因為他扔下一份方案書給姚夔,然後他就不管了。
這下輪到姚夔頭痛:“教育部,微臣能明白,大致如同提學一般的衙門;這禮賓司。也是能明白的;可這輕工部是甚麼衙門來的?這官吏如何安排,級別如何裁定?國防部當是兵部;司法部,這看著如是刑部與大理寺,陛下!陛下……”
但丁一已經甩手不管了,一是他著實有許多事要處理,一是如他向姚夔所說的:“若我自己能將這千頭萬緒梳理清爽,何必不遠萬里,將汝姚大章從華夏請過此處來?”這些部門的名字,丁一倒是大約都記個七七八八。大體職能如何,也能有個大概的概念,但到細節,這真不是他能搞得掂。
比如說駐外使館丁一知道。職能也知道。但駐外使館分多少級?一級的駐外使館該有什麼在編人員?為什麼這麼配置?其中什麼人得由本國委派,什麼人可以在當地招募?為什麼要這麼弄?別小看這些事,要搭起一個架子。沒有那麼容易。
要真這麼好搞,大臣也不可能以辭職來威脅君王了。
漢有蕭何、唐有房謀杜斷、宋有趙普等等。專業的事,還得專業的人來辦。才弄得來。
丁一的確沒有空,因為大明那邊沒有同意他的辭職不提,還給提了一級爵位,也就是說從郡王提到親王,朱見深也是足夠瘋狂了,給丁一的封號為“海”,就是海王。還下聖旨:“普天之下,但凡離岸一里之海疆,皆為皇叔食邑!”
因為朱見深在害怕,西廠被大臣狂噴,不得不取締;而無論他最為寵信的萬貞兒,還是朱見深視為手足一般,將皇城宮禁盡付於其手的丁君玥,毫無疑問都是覺得丁一就是天地支柱一般的心思,在這種影響之下,錢太后也站在丁一這一邊。
所以不論汪直和周太后怎麼說都好,朱見深是認為,只有依靠丁一,他的江山才穩當。
故之有了這旨意。而且兵部、吏部皆有行文來,吏部聲稱:“安西大都督府、四海大都督府,按洪武舊事,當向皇帝直稟,吏部不敢逾制。”就是說,從朱元璋還沒改大都督府為五軍都督府時,大都督府就是獨立於六部之外,向皇帝直接負責的。
所以,吏部都無法接受丁一的辭呈,要不然就是逾制,超越許可權。
也就是說丁一辭之不去了,無論是職位還是爵位。
而兵部也有行文來,稱是:“朝鮮、大員、呂宋、爪哇等處,皆屬四海大都督府軍務,朝廷諸部各有管轄,本兵不敢逾越。若四海大都督府兵力有所不逮,可啟奏君上,再調派軍伍相協。”
丁一叫兵部換防?兵部不幹,叫他自己跟皇帝說去。
“幫我想個主意!我要辭了這些職務!”丁一對著劉吉這麼吼叫道,“祐之平時歪門邪道不是一肚子麼?給我拿個主意出來!快點!”這權力當然是越大越好,但也要應付得過來才行。要是丁一下面有成熟的參謀機構,政府班子運作,他就在大事上拿個主意,那倒也不是不行。可是問題是沒有啊!他現在基本就是軍管。
不過劉吉這個奸臣胚子,被丁一這麼一逼,還真想出了法子來。
“先生,於老大人那邊,不是領著執政官之職麼?如今養浩先生已回了華夏,這邊春官又還沒把章程定出來,不如派個人去運河衙門,把老大人替回士麥那,然後這執政官,自然要把這新朝的總理大臣之職擔負起來嘛!”劉吉這是打起于謙的主意來了。
丁一聽著覺得也是道理,摸著短鬚點了點頭,但很快又搖起頭來:“只怕四海大都督府和安西大都督府那邊,先生是不肯任事的。”管西明就可以硬塞給於謙,華夏那邊,于謙想來是不願去管。
“無妨!”劉吉低聲說道,“春官不是在定章程麼?便定下來總理大臣必須任四海大都督及安西大都督府長史!”
“能行嗎?這有點扯啊祐之!”丁一聽著覺得著實有些太無恥了。
不過看著這一桌的檔案,丁一也只好點頭道:“好吧,我先寫封信給先生探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