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了丁一的意思,劉吉下去辦差倒也就愈加地麻利,只不過宣傳的導向有點變了,為什麼會這麼苦?是地主和士大夫的壓迫和剝削!怎麼解決?可就沒有在華夏一樣,宣講耕者有其田了,而是和他們講大明軍籍,只要有了大明軍籍,地主和士大夫就不敢盤削了。
開始有的新兵不信的,因為大明軍戶逃亡,真的不在少數,也有跑過去朝鮮的。
但劉吉在忽悠人上面那是真有本事,馬上找了軍戶出身的老兵,出來現身說法,講在衛所如何慘,結果是容城先生救了大家,這新軍卻不是軍戶,也不克扣云云,一時之間,整個濟州島,那練兵的勁頭當真是熱火朝天,一個個跟打了雞血一般的。
朝廷依丁一所請,派來任濟州巡撫的李秉李執中,正統元年的進士,看著都被嚇著,不禁問丁一道:“這為大明效死,豈教朝鮮百姓如此殷切?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就聽過,這明明要去效死的啊!”
丁一笑而不語,關鍵是國力,國力真的才是根本。
現代多少人,為了入籍去法國外籍兵團服役的?那不是一樣要打仗!而且還是基本受過十二年教育,甚至高等教育的人呢。國力在那裡,民富國強,而且連朝鮮君王都去站明字戰旗的崗了,大明新軍的軍籍,對這些朝鮮人有吸引,真的是再正常不過。
但對於李秉來說,他卻是看不透這一節,長揖及地道:“世道先生拓地之能唯衛霍可並肩,今日方知,先生教化之功,猶在武功之上,不愧世之大賢!學生欽服!”
他認為這是丁一教化的成果,丁某人一時也不知道跟他如何說起,難道說是法國外籍兵團帶來的靈感?這怎麼解釋得清!只好連連謙讓。
幸好李秉還帶著于謙、陳循的詢問前來,沒有在這問題上糾纏下去:“大秦有使來,有養浩先生的書信為證。”養浩先生就是指在埃及挖運河的許彬,“有淡馬錫守備的印鑑,有阿拉幹王國那邊宮都督的印鑑和派著隨行計程車兵,爪哇朱提督派兵護送至廣州府,查驗無誤,方自上京,哭昏於奉天殿,求大明出兵。聖上頗憐之,大司馬也覺似無不可,首輔卻以為七海之外,當問計於先生才是。”
“萬萬不可!”丁一毫不猶豫地說道。
第一章風吹海不平(二十四)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尋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重啟大明》更多支援!
“絕對不要涉入中東。”這個對丁一來講,完全是沒有必要思考的事情。
因為對於古代戰爭史,丁一算不上專家,但至少是狂熱的愛好者。所以中東這一塊地方,最早涉足的是古埃及,然後是亞述王朝、巴比倫、波斯、馬其頓、安息、羅馬、波斯第二帝國、蒙元、帖木兒帝國……,包括大唐!都沒有好下場。
遠的不說了,就大唐和蒙元,這兩個龐然大物,大唐和大食人爭奪中東霸權,接著就是安史之亂了,後面怎麼樣就不必提了;蒙元爭奪中東霸權,之後西夏亂起,孛兒只斤鐵木真回師平亂之後就死了,然後雖然繼承者建立了蒙元,但鐵木真這梟雄對於蒙元的意義,絕對不止是開國之君,在他之前,蒙古連文字都沒有,在他之後,也是按著他留下滅夏、滅金的方略,方才立國的。
沾手中東,向來是沒好下場的。
丁一對著劉吉說道:“擬文,讓黃蕭養注意鞏固蘇伊士河的防務,配合許彬那邊的部隊,扼止奧斯曼進入埃及;讓楊善在休頓牽頭,聯合歐洲各國,加大對君丁坦堡的支援,讓它作為橋頭堡,扼阻奧斯曼進入歐洲。”
“朱動、宮聚,把孟加拉那邊控制好,瘸狼的孫子讓他們滾回去。跟奧斯曼人爭地盤,得絕了彼若東來的心思。”
“若是可能。在天竺扶植某一低等姓,對抗高等姓。”
然後方才稱這濟州巡撫李秉的號。對他說道:“迂齋,學生的意思,以為中東便是個泥塘,大明此時尚弱,卻不可輕涉其中,除非天下已定,再思於此不遲。”英宗和于謙讓李秉來問話,丁一自然得有個交代,“學生修書一封。隨迂齋的摺子一起遞迴京師吧。”
李秉不是個好說話的人,才是延平推官的時候,就敢嚴懲不法豪強,出了名的直言敢諫,這人不好說話到什麼程度?他是在景泰帝在位時,才從主事升郎中,再從郎中升右都御史,提督軍務,也就是景泰才發跡的人物。奪門之變以後,他又因事連坐被逮,之後英宗寬恕,恢復原職。
好了。按理說這人該夾著尾巴做官了吧?他不是的,英宗要貶一些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