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2 / 4)

砍了,然後給自己整一身龍袍穿上就是了,可是這樣當上的皇帝有什麼意義?到了這個時候,大清還有可能放過臺灣麼?答案是否定的,劉國軒問心自問,除非康熙突然間腦袋鏽逗了,給姚啟聖和施琅下一個命令,讓他們別跟臺灣過不去,否則用不了幾天,臺灣就得換上大清的龍旗。

現在劉國軒需要考慮的問題是,究竟這臺灣島上的龍旗是自己老老實實的掛上去,還是等施琅帶著大炮和軍隊過來,把自己的腦袋砍掉以後再掛上去。

劉國軒不傻,他知道腦袋不是韭菜,砍掉了就再也長不出來了,他也清楚,這不能怪別人趁著他把水師都帶到臺灣的時候攻打澎湖,雖然大家正在接觸商量著招安的事情,可是畢竟這事還沒有談成。現在臺灣出了事,要是姚啟聖他們再放過這樣的機會不利用就真是笨蛋了。劉國軒反思過,自己還是太大意,仗著幾次跟施琅交手都沒有吃過虧,就認為施琅領兵打仗的水平不行,可是自己不過出了這麼一點小紕漏就讓施琅抓住了機會,還沒等自己反應過來,澎湖就易主了,這事說起來還真不能說別人不地道,換了是自己,對這樣的機會也一樣不會放過。

劉國軒現在已經對自己原來提的條件沒有什麼興趣了,他明白,自己已經沒有什麼題條件的本錢了。現在的問題是自己如果接受招安,大清還會不會優待自己?劉國軒不想什麼高官厚祿,只希望接受了招安以後能過幾年安分的日子,不至於整天提心吊膽的。

“後天就跟秦大人約定的見面的時間了,現在咱們丟了澎湖,已經沒有談判的本錢了,你見著姚大人和秦大人以後就說,我劉國軒願意接受招安,並且願意說服延平郡王歸順大清,只希望大清能善待延平郡王,他還是個十一歲的孩子,什麼都不懂。至於老夫,只希望能回到家鄉,過上幾年安分日子罷了,別的要求一概都不要提,免得大清覺得我們要的價錢太高,索性派施琅過來攻打臺灣。”劉國軒吩咐麥克平道。劉國軒不是不想有好一點的待遇,不過他明白,這些事是不好明說的,康熙只要不傻,當然不會當斬就不管不顧的讓自己回家,畢竟這大陸也不太平,康熙就算演戲也得演給別的人看。

“小的明白了,將軍放心,顯得定然不負將軍所望,好好的跟姚大人和秦大人談。”麥克平其實知道,他不過就是個送信的角色,但是將軍這麼說,他當然得答應。

“你跟姚大人和秦大人解釋一下,不是老夫不願意登陸談判,實在是臺灣現在是多事之秋,實在離不開,只要朝廷答應了招安,隨時可以跟老夫聯絡,到時候老夫會帶著朝廷派來的官員接管臺灣的。”劉國軒當然不敢離開臺灣,現在也只能這樣了,當然了,他相信別人是會理解的。

……

第一百八十五章 雙喜臨門

康熙這段時間算是開心壞了,真有點人逢喜事精神爽的味道。WWw、

話說福建的耿精忠、廣東的尚可喜眼瞧著三藩節節敗退,吳三桂自己又當上了皇帝,便開始動起了投降的腦筋。這也難怪他們,當初三藩起事雖然是有點被逼無奈的味道,可是權衡一下實力和控制範圍,即使打不贏清軍,畢竟滿人就那麼多,要是天底下的老百姓都能順勢而起,支援三藩,即便是不能推翻滿清,至少劃江而治是不難的,等到了那個時候,耿精忠、吳三桂和尚可喜自然是可以按照事先約定的各自控制各自的地盤,關起門來當皇帝。可是誰也沒有想到,秦有福玩一樣的帶著全火器營的一幫兵痞,三兩下就打破了僵局,使得大清順利渡過長江,一路攻打了下來,再加上清軍多路出擊,採用分割包圍、步步蠶食的手段不斷壓縮三藩的生存空間,吳三桂背靠交趾到也好說,實在不行就退到屬國去,可耿精忠和尚可喜就難辦的,他們的生後就是大海,難道還能變成了魚游到水裡去?無奈之下,耿精忠和尚可喜也顧不得世人會這麼看他們,最要緊的是保全了性命,在耿精忠和尚可喜康來,大清既然可以接受他們第一次降清,想必也能第二次接受他們的投降的,了不起不當什麼王爺,老老實實的呆在家裡過自己的小日子。於是這兩個再也撐不下去的王爺先後投降大清,想落個優待的條件,可是的是這個時候得大清不再是剛剛進關,為了更好的掌控整個中原不得不接受一些在他們看來不合理的條件的時候了,別看康熙年紀不大,可是志向卻是不小,在他看來,滿漢一家固然是大勢所趨,但是沒骨氣的漢人卻是留著沒什麼用的,耿精忠和尚可喜的投降固然可以降低一些傷亡,但是憑他們現在的實力,投降只能說是迫不得已的事,對這樣反覆無常、不知道什麼時候又會鬧出一點事來的傢伙,留著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