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的包圍圈中,皇太極發現有一支軍隊的戰鬥力很弱。倒不是他們不能打,而是他們好像過來就是為了敷衍了事。出工不出力。
試探了幾輪之後,皇太極也知道對面是誰的隊伍了。密雲總兵唐通的軍隊。
一旦找到突破口,毫不遲疑。立即、馬上調轉兵鋒,騎兵在前,步卒在後掩護,一陣衝殺將唐通的軍隊衝擊成了散兵遊勇,並且,很幸運,皇太極還抓住了唐通這個傢伙。
而唐通這貨也很沒有節操,立地投降,簡直考慮都沒有考慮一下。好像這次他大老遠的從遙遠的密雲過來,就是為了投降一樣。
衝出突破口以後,士兵心理負擔減輕,皇太極掉馬回頭,就在原地和大明的四十萬軍隊做了一場賭博性的戰爭。
騎兵在前步兵在後,一陣衝殺進入大明軍隊的軍中,簡直就是一場毫無懸念的屠殺。
吳三桂見勢不妙,自己率領六千鐵騎直接逃跑。
總督洪承疇率領大軍就近撤軍,最後只有萬餘人被他帶著進入松山。
唯有宣府總兵楊國柱率部拼死抗爭,與皇太極血戰一晝夜,戰鬥到最後一人,而後橫刀自刎,絕於疆場之上。
此戰,大明四十萬大軍頃刻間灰飛煙滅,清兵損失不過三萬人。
皇太極一鼓作氣,趁著自己人多,直取松山,圍困二十天後破城而入,生擒薊遼總督洪承疇。
此戰,京師大震,朝廷大震、崇禎大震,而後,整個天下大震。
九邊精銳,盡毀一旦!
大明帝國最後的金戈鐵馬,已然煙消雲散。
就連遠在陝西之地的朱常淵,聽到這個訊息之後,都忍不住差點一口老血吐出,大罵:“你們這些人都是豬麼,一戰損失四十萬人。”
然而,這還不是最終的結局。
結局是皇太極乘勝追擊,捨棄步卒只帶著六萬奇兵,一路從松山打到大淩河,又從大淩河打到錦州。
而後左屯衛、右屯衛、寧遠甚至山海關,一路兵不血刃,幾乎就像撿城池一樣將遼東之地盡數佔領。
直到最後,吳三桂堪堪憑藉地利守住山海關。
至此,關外遼東之地,寸土不為大明所有!(此章描寫松錦大戰是為了劇情需要,無論時間還是事件的整個經過都和史實出入巨大,勿噴!)
第140章入選
前方的戰報一封封傳過來,崇禎萎靡的躺在椅子上,抬頭仰望著房梁,不知道在思索些什麼。
旁邊的王承恩,則是盡職盡責的將所有奏疏整理好,一封封的念給他聽。
皇帝只是聽而已,從不做任何批示。
整個平臺大殿中靜悄悄的,並不是沒有人。
百官無一遺漏全部在下面跪著,可是誰也不敢大聲說話。
“遼東,完了!”
許久,崇禎說了四個字,而後將頭顱輕輕往前一低,看著眾人,目光渙散。
“九邊精銳,毀於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