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力應在我大明軍隊之上,特別是他們的那六萬騎兵,甚至可與咱們的關寧鐵騎一較高低。”
“所以。屬下以為,遼東還是以防守為佳,等他們啃不動這塊硬骨頭的時候,自然便會退兵!”
楊國柱說的很有道理,皇太極最怕的是什麼,就是大明帝國的堅城大炮,要是和他在野外作戰,他一萬人能打明朝軍隊兩萬人甚至更多,可是如果攻城。他十萬人都攻不下一萬人防守的城池。
這已經經過大明朝將領的多次驗證,比如最早的圓嘟嘟。後來的孫承宗,甚至是吳三桂等等。
可是。這要建立在一個基礎上,有糧草,可以守!
如果連吃的東西都沒有了,守個雞毛。
楊國柱顯然是不知道崇禎皇帝的聖旨的。
洪承疇聽了後,苦苦一笑,嘆了一口氣,說道:“國柱之言深得我心,我又何嘗不知堅守最為有利,而且,若是我洪承疇在此,他十個皇太極也別想進入關內一步!”
“可惜啊,我們不能堅守,而且還要主動尋找皇太極的主力軍,決一死戰,若是速戰速決,尚有一線生機,若遷延日久,則必敗無疑!”
“大人何出此言吶?”楊國柱疑惑了。
洪承疇展開聖旨,遞到了他的面前,說道:“你自己看看吧!”
“這,這!”
“這!”
楊國柱越看越是心驚肉跳,到最後不得問道:“大人,現在如何是好?”
洪承疇說道:“暗中調集兵力,一個月後松山會和,以我軍的人數優勢與皇太極決一死戰,而且,還要出其不意!”
+++++
話分兩頭說,楊嗣昌率領二十萬大軍南下攻伐張獻忠,不但沒能平定蜀地,還損兵折將,白白的替張獻忠刷了一波威望。
更加讓他揪心的是,由於他的出征失利,直接導致了皇太極的再次率軍直撲遼東錦州、松山地區。
楊嗣昌很內疚。
回到長安後一直和朱常淵住的不遠,身子突然也差了下來,竟然重病不能遠行。
給皇帝上了幾封請罪的奏疏,皇帝也都沒有回覆,既沒有苛責,也沒有安慰,弄得楊嗣昌心中如同打鼓一樣。
其實崇禎皇帝雖然收到了他的奏疏,可實在是沒法回覆,當初率軍伐蜀是他這個皇帝極力主張的事情,現在也不好將責任全部推倒臣子的身上不是!
而且,遼東的事情整天就吵得他欲仙欲死,哪裡還有心情理會楊嗣昌。
他這不經意間的冷落不要緊,造成的後果就是:楊嗣昌在愧疚中竟然病死在了長安城,一代名將就此隕落。
朱常淵命人將楊嗣昌的屍體還有他臨死前寫的奏疏全部運送到京師,並寫一封奏疏說明情況給皇帝,催促朝廷調派三邊總督過來總督軍務。
楊嗣昌可謂是崇禎的知己,是他這輩子最信任的大臣,當然了,這個大臣也沒有讓他失望。幫他做成了許多事情。
不過,天意不可違,楊嗣昌終於還是走了。
崇禎悲傷的送走了這位亦師亦友的夥伴兼下屬。
可是。他的悲傷才剛剛開始!
九月,洪承疇在遼東的局勢上做了一個當時最正確的決定。全部集結四十萬大軍從各個方向包圍,將皇太極的十六萬主力軍全部納入了包圍圈內,圍困在了松山。
聲勢浩大,威勢震天。
就連一向高傲自負的皇太極都嚇了一跳。
在他的印象中,大明朝除了朱常淵的軍隊之外,什麼時候會主動出擊了,不都是所在烏龜殼裡作戰的嗎!
不過,作為一個打了一輩子仗的老油子。此刻的皇太極並不緊張,而且,內心深處略微有一絲興奮。
這可是大明九邊的所有精銳啊,人數雖多,可是如果這一戰能夠勝利,自己日後甚至有可能打進北京城呢!
“防守!”
皇太極當即下令,所有十六萬人縮成一團,頓時像是刺蝟一樣將自己的全身上下全部防禦起來。
大明朝的軍隊雖然多,可是接連幾次攻擊過後,發現皇太極的軍隊雖然被包圍。可是絲毫不亂,戰鬥力強的簡直是爆表!
怎麼打也打不進去。
到後來,皇太極的軍隊竟然還放出騎兵來四處衝擊。希望找到突破口。
是的,皇太極在尋找突破口,他可不想這樣一直被圍起來,而且,幸運的是,經過一輪試探之後,他還真的成功的找到了這個突破口。
在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