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4 / 4)

小說:暗黑大宋 作者:蒂帆

長江之水從山峽流過,便會直灌荊山之東,造成災害。第三,有人認為秦家圩下面有蛟龍出沒,於是才屢次破圩。第四萬春圩荒廢之後,有一百多家在這裡採茭為生,一旦復湖為圩,一百多戶會失業會反抗。第五圩東南便是大湖,堤岸不斷受風浪衝擊,時間久了就難以保持堅固。

沈括針對這個五個觀點,用圩田五說一一展開了反駁。

因此沈括的圩田五說,有著極大的侷限性,它只侷限於萬春圩的本身,而不是象王巨那樣,大筆一畫,從洞庭湖開始,一直到太湖為止。這會開發多少江東圩,也不要說別的了,只是巢湖到長江,也就是孫曹僵持的裕溪河一帶,就這麼大一點面積,以後圩田面積達到了一百多萬畝。它的面積僅是江東的百分之一。但現在呢,只有幾十個小得可憐的圩蕩子。

沈括可能當時想法有些侷限,可能也怕引起更大的爭議,所以只放在萬春圩上,大家也沒有太注意。然而現在王巨大筆一畫,這些大佬再看著萬春圩的產量,當年便得租糧三萬六千斛,菰蒲桑各項收入五百緡,這僅是租糧,實際收入可能乘以十,也就是一個萬春圩糧食便增產了三十幾萬斛,一斛十鬥,因為稻穀比較重,一斛相當於一點三到一點四石,也就是實際糧食收入超過了四十萬石!高低肥瘦平均起來的畝產達到了三石多!

還有其成本,修這個圩總成本只有三萬斛粟,江南粟真的不值錢,這個粟恐怕不足三千貫。另外還有四萬錢,也就是四百貫。

當然,肯定不止了。這中間肯定也有一些“非常規手段”,不然這個成本造幾個陡門也不夠。

其二當地百姓人口密度大,人多地少,一聽修建萬春圩,百姓紛紛支援,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所以迅速在十天之內集結了一萬四千多名無償來的民夫,五天便燒去雜草,四十天便修起一道寬六丈、高一丈二尺,長達八十四里的大圩埂,並值數萬株桑樹。又用四十天將圩內良田規劃妥當,修好五座水門。

這是江東,陝西不可能有這個條件了。

但是不是意味著大多數江東地區都可以學習萬春圩?

一個萬春圩不就是幾千貫錢嗎,十個萬春圩也不過幾萬貫錢嗎,十個萬春圩卻能得到四百萬石糧食!但江東面積何其之大,不要說十個,就是一百個相彷彿的圩田也能修得起哪。一百個萬春圩……大家都不敢想了。

因此王巨將江東圩從萬春圩放大到整個江東,大臣們再看著萬春圩的種種奏報與資料,立即形成了巨大的衝擊。

然而江東圩只是王巨所說的一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