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中使與京城到達各州後,立即以考校武藝之名,勒令各營指使將禁兵集結。
然後用名冊點名。
這一點名,馬上就會發現一個很殘酷的問題,那就是吃空餉。這個問題太沉重了,不僅每年吃掉國家許多財政,它引發的後果會很多,比如若換鎧甲,它是按兵籍發放到各營的,包括吃空餉的也有,那麼這些鎧甲各營指使如何處理,有的人甚至膽大的能賣給西夏人。這個後果還不嚴重。
比如一場戰役開始,按照兵籍調去一百營官兵,好多兵馬,四五萬人。然而真正的兵力能不足兩萬人。一場本來能打勝的戰役,結果打敗了。
為什麼會有吃空餉發現,士兵死亡不登出,逃亡不下編,兵額有缺不招填,甚至有的指使為了吃空餉,鼓勵士兵逃亡。特別是輪戍的邊軍,明明一營五百人,逃走三百人,他們出去幹私活謀生,或者回家去了,將領不顧不問,到輪戍結束,你們一起回來吧。但這個薪酬就進了各營將領腰包了。
不過一旦點名,會有各種各樣的理由,比如在執行任務,或者守戍堡砦,或者串編。何謂串編,因為是一州一州去清查的,兵士刺字只刺番號,如振武營只刺振武兩個字。那麼鄰州各營便可以串編了。因此務必讓衙役堵住各路口,嚴禁軍隊調走。
然而麻煩會很多,但開始只點名,其他的不問,以免產生不好的後果,導致一些指使帶著軍士譁變。
點完名後,考校武藝,比如弓兵,標準的宋弓一石二,得連續拉開三次才為合格。若連這個標準都實現不了,那也不要上陣殺敵了。
合格的與不合格的分別於兵籍下做一個不同記號。
一州州清查完畢,再將各營正副指使喊於各首州集結。
吃空餉嚴重的,不論有沒有功勞的,當場勸退。這時候他們離開軍營了,手中無兵,也興不起風浪。再立即將他們各營的兵力以都為單位打散,就近與其他各營進行重編。由這些指使彈壓,對各都都頭進行第二次勸退。
一是用來震懾吃空餉,二是以最少的騷動,將各營上層將領勸退。
然後將考校時不合格的,以及年五十歲以上又無實戰經驗的兵士,一律勸退回去。
至於那些各種理由造成的不在冊兵士,比如生病了,比如戍守各堡砦了,進行第三次重組,一一再次考校甄別,以防一些將領用這些人做文章,繼續造成大量吃空餉現象。
這是禁兵,次之廂兵。
廂兵更好辦,他們不需要太強的戰鬥力,更不敢譁變。只要將其中是家中獨子者,年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