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某些政策也確實是在“齊人”,比如對五等以下貧困的減稅免稅,但那也不能當真,都是為了緩解國家矛盾的一些手段與口號。
實際也不要齊人了,只要齊稅,僅是一個商稅,國家經濟馬上就會好轉。但就是王安石推行了均輸法,敢不敢吼聲出齊稅?
“看樣子孫公呆不長久了,”章楶又說道。他同樣也看出來了,不然孫沔不會這樣瘋狂地報復。
“走就走吧,說老實話,孫公確實有些貪懦了。”
“豈是有些,去年你兵出東澗谷,我與蕃將趙明,張玉都在勸孫公,挾借這個大勝之勢,一舉將來犯的餘下三股敵人殲滅,擴大戰果,結果孫公就是按兵不動,差一點將我氣死了。”
“這我不知道了,只接到孫公的命令,讓我率軍撤回荔原堡,但那時東澗谷戰役開始打響,哪裡能撤。”
章楶心裡說,就是能撤你也不會撤啊:“子安,不過有一件事你得感謝孫公。”
“什麼事?”
“楊四在鳳川鎮出沒後,我曾建議孫公立即出兵剿匪,孫公懦弱,不聽我的勸。”
“哈哈,”王巨打了一個哈哈。
章楶笑著搖了搖頭,反正那個案子成了死案,即便有人再來翻案,恐怕也沒能力翻出來了。除非胡謙幾個人自己糊塗,主動說出來。他又說道:“就不知道朝廷會調誰來慶州。”
他也巴不得朝廷將孫沔調走,不過王巨的那個推測若是準的話,事情還沒有完。新知州的能力與否將是王巨最關健的一個審判。
章楶想錯了,王巨面臨的不僅是一道審判,而是三道審判!
第二一七章王巨的審判(上)
第四更,求月票張韓兩個太監終於返回京城,將事情原原本本稟報,然後將葛少華記錄,王巨整理出來的張韓與王巨的問對,遞給趙曙。
趙曙立即將兩府宰執喊來。
東府,韓琦、曾公亮、歐陽修、趙概,西府,文彥博、胡宿、陳旭、呂公弼。
不問這幾人一生功過對錯,只看他們的軍事能力如何。
首先韓琦,軍中有一韓,西夏聞之心骨寒,不過王巨一直納悶這一句話從何而來的,西夏聞之心骨肯定不會寒,或者說好水川那些宋朝英魂才是西夏心骨?
曾公亮最牛逼的是治鄭州,盜賊不敢停留,紛紛逃到其他地方,一度讓整個鄭州百姓夜不閉戶。一次一個路人丟失了財物,他說我所治境內不會有一個盜賊,怕是同行的藏了起來吧。一搜查,果然如此。不過他有沒有經歷過任何戰事?不錯,是著了一本書《武經總要》,但這本書不是他一人寫的,而是他領手主編的一本書,也就是多人執筆,由他來整理,進行最終的潤色文字。那麼曾公亮懂不懂軍事?
歐陽修就不用說了,那上中下三策,差一點讓王巨目瞪口呆。
趙概德行高尚,可德行與軍事有什麼關係?
文彥博也有過軍旅生涯,李元昊入侵府麟,他擔任河東轉運副使,及時地將糧草送到府麟路,不過那算戰鬥嗎?後來知秦州,但慶曆戰爭有沒有打到秦州?還有平定王則,平定一個邪教組織算什麼本事?
胡宿是大儒,不過也只是大儒,不要說軍事了,在吏治上也就那麼一回事。
陳旭知過定州,太原府,但有沒有打過仗?
呂公弼,知過延州,成都府,在成都府殺掉了兩個不聽話的老兵,然而有沒有打過仗?
包括趙曙在內,都是一群對軍事不懂,或者半罈子醋的人。但就是懂,也得能說上話,比如狄青往這裡一坐,他說話能說算話嗎?
趙曙先沒有說西夏人會不會攻打慶州,能不能用蔡挺,而是說道:“兩位中使下去盤查,司馬光彈劾孫沔的那些基本屬實。”
“陛下,老臣有誤。”歐陽修說道。
實際他在心中大罵孫沔。
很簡單,王巨都打成那樣了,幹嘛還不出兵?
即便出兵引起西夏的瘋狂報復,也不是你開的頭,到時候儘管將責任往王巨身上推就是了。可是西夏不報復,豈不是一場大大捷?
都做了一輩子大臣,為什麼想不到?不敢出兵,那就不要貪功吧。現在好了。
想得輕巧,人人事後諸葛亮,關健在局中,能不能想到?
歐陽修又說道:“不過孫沔七十高齡,遠赴塞外,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既然他要求致仕,那就準他致仕吧。”
趙曙額首。
都致仕了,也就不用追究了,再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