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與韓公。說的人(包括王雱)未想通此節,然而王介甫難道想不到?”
在史上宋哲宗時,章惇張商英順利再度變法有兩條原因,一是章惇吸收了王安石變法的失敗,許多舉措對兼併勢力,也就是王巨所說的豪強權貴做出了相當大的妥協,二是宋哲宗沒有搞什麼異論相攪了……
這本來是一個宋朝崛起的大好機會,而且當時宋朝方方面面各個情況也開始轉好,包括西北軍事。
然而宋哲宗僅幾年就見閻羅王去了……後來的蔡京純粹是操蛋的。
因此王巨這段時間也在思考,不是悲觀的宿命論,而是如何去應對趙頊這個操蛋的異論相攪,真的讓人頭痛哪。
“所以才發生一件事,熙寧三年京城坊間忽然傳言,說官家因為變法,因此皇子生,必不久,官家便派人追查這個謠傳的來歷,最後的結果不過是將一個小外戚流放瓊州,以及這個外戚的門人處死。師陀,你認為僅是這兩人,敢不敢在京城如此謠傳?”
張難陀搖了搖頭問:“為什麼不查下去?”
“因為繼續查下去,似乎司馬光與韓公也裹進去,那個時候,撇一撇,高拿輕放,事情也就揭了過去,如果繼續苛查,就會給反對變法派大臣致命性打擊。”
“異論相攪?那麼官家不動怒?”
“太祖時,你知道太宗與趙普趙相公之間有多大的矛盾?可太宗最後為什麼還用趙普為首相?作為官家,考慮的是天下,這點氣器都沒有,如何治理天下?”
“我懂了,也就是少保不追究,相關的官員胥吏也休想有好下場,但少保繼續追究,不僅有違制度,讓人說沒有器量,後面的大人物依然休想查出來。”
“中的也。”
道理是這麼個道理,可出現這事兒,終對自己不利,因此王巨這幾天一直在想如何化解。
休要小看了這個輿論,那是王安石几年全權首相都沒有解決的,因此才出現一幕,王安石第二次罷相,看到一百姓喚豬:“怮相公。”
王安石被這一喚,加上兒子去世,終於心灰意冷,看看這幾年,王安石發出什麼聲音了?
這時野龍咩勝興奮地說:“少保,前面到成都城了。”
一行人迅速進了城。
李圓通感慨地說:“少保,我在大理就聽聞一益二揚,果然是一個繁華的城市。”
“那是唐朝的說法,如今成都雖繁華,但遠不及京城,也不及杭州與鄂州。”
當然,它還是很繁華的城市,雖不及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