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攻打國內城試試。”
“國內城?”他一副難以置信的神情,“將軍真的要以萬餘兵馬……去攻打高句麗一國國都?”
“也只是試試而已,”我不以為意,“能打就打一下,打不得就撤回遼東。”
太史慈看著我不說話。
我笑了笑:“子義放心,馬超絕非狂妄固執之輩,可不會認為區區一萬輕騎就能掃滅一國。”
“看來……又是屬下多慮了。”他微微低頭。
我想了想,招來嚮導首領問道:“你去過國內吧?”
“是。”
“城防規模如何?”
“單以城池大小而論,國內還比不得襄平城,”他解釋道,“句麗人半耕半牧,仍有大半百姓逐水草而居,因此雖然人口數十萬,但如我大漢這般成規模的郡縣城池屈指可數。”
“喂喂喂,”我有些不滿地說道,“我問的是城防!”
“是是是!”他惶惶不安道,“城防……城防的話……國內城的內外守軍大約也有兩萬上下,平時也不算太嚴,但現在將軍已經兵臨城下,他們恐怕也有所準備了吧。”
又是兩萬……
我單手拄著下巴,沉思片刻後向龐淯下令道:“通傳全軍,今夜早睡,初晨便起。”
-
十月初二,重陽佳節。
天色尚未大明,萬餘輕騎已逼至國內城下。
我設想中的最佳情景,自然是國內守軍驚慌失措,大開城門任我軍縱橫,高句麗國王帶領文武百官反縛雙臂出宮歸降。
可惜現實總是有些殘酷。
城上寂靜無聲,不見一刀一槍一弓一箭之影;城下鐵門緊鎖,未聞一人一車一馬一狗之聲。
看起來不像毫無戒備,但也不像戒備森嚴滴水難進的樣子啊……
我打量著不太規則的國內城,感到有些棘手,。
“誰告訴我……現在該怎麼破門攻城?”我朝身後幾位將領提出了這個令人頭疼的難題。
“攻城自然需要器械。”高順介面答道,“但是以我軍數量,正面攻城勝算太小。”
我也同意他的意見:“伐木為器,以戰攻城,此乃下策。”
拓拔野道:“不如讓屬下與秦陣率領精銳死士潛入城中,伺機開啟城門,與主公大軍裡應外合?”
“拓跋老弟深得我意啊!”秦陣立刻出聲附和,“只要我二人出馬,就足以開啟城門!”
我讚許地點了點頭,潛入城中賺開城門,比起登牆猛攻的損失自然不能相比。
“此計雖佳,但頗具兇險,”張遼沉聲道,“還是讓遼來實施吧!”
秦陣怒道:“張營長以為我就不行?”
張遼一時語塞,怔怔不知應對。
我急忙調解道:“文遠也是立功心切,你何必較真?”
秦陣撇了撇嘴。
“不過……”我話鋒一轉,笑道,“若單論個人勇武,我記得當時餓了三天的張遼也能和酒足飯飽的秦陣打得旗鼓相當不分上下啊!”
一提起當時的情景,秦陣頓時有些底氣不足,齜牙咧嘴地說不出話來。
“將軍若不嫌,屬下也願潛入城中。”太史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