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餘機構和散官以後再慢慢修改吧。”
“其實我們現在的官員只能勉強夠用,設定太多的職位似乎沒有必要……”韓暨發言道。
“確實不太夠,”我點頭表示認同,“所以現在都是兼職。”
賈詡笑道:“主公莫非已經把職務都定好了?”
“有這麼一個初步意向吧。”我微笑道,“具體來說……彥方先生兼領禮部和法院,仲德先生以河南尹兼領吏部及都察院,文和先生以司隸校尉兼領戶部,仲禮先生(劉政)調回為工部,把子尼先生(國淵)調回任農部,公達先生為兵部,伯儒還為尚書令,公至為內務院,志才給我在樞密院當個助手,孝直則去兵部輔助公達先生,你們兩位都先在軍事上貢獻一下智謀,這樣安排怎麼樣?”
程昱首先道:“我的意思,仲禮和子尼暫時不要都調回來,最好在涼州或者三輔留下一人治理關西。”
我明白他的意思:他是怕龐柔管不住涼州啊;或者……他怕龐柔出事啊。
我雖然並不擔心,但還是聽取了他的意見:“那就把國子尼先調回來吧,涼州的教育事業還沒有起步。”
程昱很欣慰地點了點頭。
不過……我覺得如果龐柔真要造反,劉政恐怕也沒有太多辦法……
“說起來,關西地區似乎一直沒有大將帶兵鎮守,在武力上常顯得不足……”還沒上任的荀攸迅速開始考慮全國佈局。
我微微點頭:“雖然如此,但我短期內恐怕沒有從三輔向益州動兵的功夫和精力。”
“不,”他搖頭道,“三輔是兵家要地,即使沒有戰禍,也應該考慮加強戰備才是。”
我蹙眉忖度了片刻:“那就……讓楊奉卸下營長之職,去三輔主管軍事吧,嗯,可以吧?”在京兆主管政事的邴原應該可以絕對信任,而楊奉留下的兵馬我剛好可以給關係戶龐德接手……
“楊奉的軍事才能嘛……”程昱好像想要表示反對,但隨即又點頭道,“只是鎮守長安抵禦益州的話,倒也綽綽有餘了吧。”
“說起來……”我朝賈詡側了側頭,“益州有沒有我們的眼線?”
“說實話,還沒顧得上,”賈詡搖頭,“我當時不過是個洛陽令,手中可以掌握的人力太少,今年雖然一直在補充,但主要還是在南北兩個方向,連青州都沒有幾個人。”
我表示理解:合格的間諜確實不是三兩月就能訓練出來的。
“這幾日,就先把政務院按各部劃分出來吧,各部也開始進行人員的調整和事務的交接,儘快把事情梳理得當。”我朝廳中的幾位核心文官點了點頭,“現在還沒到慢悠悠喝茶的時候。”
“諾!”眾人異口同聲地答應。
“各位也要和文和先生一起,將各部的基本機構設定整理出來,注意要相互平衡,並儘快整備人員開展工作。”
“遵命!”
22九品職級公務員
會議之後,他們立刻開始了調整工作。
而我則立刻投身於另外一項非我親自動手難以完成的任務:繼續官制改革。
既然中央的機構已經開始調整,我決定對地方的機構也要依照中央,分別設定相應的機構。
中央的六部,在州中稱六廳,在郡中稱六處,在縣中稱六科,尚書檯則稱為文書廳/處/科,四院則維持稱呼不變,郡縣兩級不設軍事院。
同時,各級地方均可設定一到兩名副職,以輔佐長官開展工作。
在這裡,我又不得不考慮各類官職的級別問題。
這並不是什麼難事,我甚至沒有自己費心,只向衛覬口述了自己的意思,他很快就鼓搗出一份九品職級制的方案來。
經過我初步修改,簡要內容大致如下:
一品(國家級):君主;
二品(院部級):
二品上:法院、都察院院長;
二品中:六部部長、軍事院院長;
二品下:尚書令,內務院院長;
三品(州級):
三品上:司隸校尉、各州州牧;
三品中:河南尹;
三品下:各州副職;
四品(司郡級):
四品上:中央法院、都察院各司司長,
四品中:中央六部、軍事院各司司長,大郡郡守;
四品下:尚書檯、內務院各司司長,各州副職、法院、都察院院長,小郡郡守;
五品(廳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