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遷到西北為郡守,雖然名為升遷,實則連平調也不如,簡直就可以稱得上發配。
當然如果升到刺史州牧一級別的,待遇會適當提高一些,只要你功夫做得足,任期內也沒有發生重大錯失,皆有機會平調到中原富庶的郡國,雖名為平調,但看歷來官員,哪個不是屁顛屁顛的跑去的?遠的例子咱舉了也不熟悉,就舉一個最近才調走的大爺吧。
最佳範本案例就是咱董卓爺爺了。董爺爺當年一路升到涼州刺史,然後跑到河東當太守,河東算是個好地方了,尤其在1800年前的現在,六十多萬人口的大郡,依山傍河,山中能產煤產鐵,話說這個時代的煤炭有沒有稱為重要的生活生產必需品呢?暫時不管煤炭了。而鐵呢,這個重要性當然不言而喻了,爭奪天下能缺了這個?兵器甲冑,軍馬弓矢,豈能少得了鐵?而且有不小規模的鹽池,鹽可是珍貴資源,尤其是現在海鹽還不發達的情況下,賣往全國絕對賺翻,大頭可都在朝廷和地方官員手上。
再說董將軍吧,做了幾年河東太守的相對肥差之後黃巾之亂就爆發了,原本剽悍英勇的仲穎竟然連續吃了幾次敗仗,這……這真是不可思議啊!看來黃巾軍剛開始時戰鬥力很強大嘛,或者說董老賊勢力根本就不堪一擊——帶領著兇狠壯實的西北大漢組成的地方精銳竟然還滅不掉身無錢糧手無利器的一群面黃肌瘦的老百姓?你活該被貶回老家去!
嘗過幾年好地方甜頭的董老賊怎麼可能安於貧瘠的老家?他正在躊躇著如何再攬權力之時,韓遂這二五仔就拉起老爹叛變了,朝廷驚動,西北郡守或敗或死或降,叛軍已經威脅到長安,朝廷一時間也找不到適合的將領前去作戰,只能再次提拔董卓,漢靈帝封董卓為前將軍,和左將軍皇甫嵩率軍攻擊韓遂與老爹的烏合之眾,大勝之後得到重賞。
不斷升遷的董卓勢力急速膨脹,朝廷為了遏制董卓權勢繼續滋長和蔓延,於中平六年徵董卓為不掌實權的少府。董卓明白朝廷用意,便婉言拒絕,不肯就任。靈帝病重,急忙召見董卓,拜他為幷州牧,所屬部隊隸屬皇甫嵩。野心勃勃的董卓自然對朝廷如此安排和任命不滿,便回奏靈帝說:“士卒大小相狎彌久,戀臣畜養之恩,為臣奮一旦之命,乞將之北州,效力邊垂。”拒絕交出兵權。隨即率領自己所屬部隊進駐河東,以觀時變。
靈帝翹掉之後,首都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