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捲開始更新後,速度會有所放緩,因為VIP章節更改起來,太過麻煩,必須完全的把握之後,才能進行提交更新。希望大家理解。
再有,前八卷的文字,很多細節需要修訂,因此,每天下午17點後進行修訂,這樣還可以增加曝光率。不會大動,只是修改錯別字,病句之類的小細節。希望已經閱讀過的朋友們,不要被我騙了,哈哈!
《明歌》形成了實際意義的上下兩部分,本章作為上半部的結尾,為下半部的發展,埋下很多伏筆,略顯生硬,同之前力求草蛇灰線的方式有很大不同,但好在,都會在下半部裡進行一一的交待,力爭不當太監。
再次感謝!r滾oc木kw擂oo石d
第九卷:第一章:生財有道的太監
一門一座廟,是漢家立城的規矩,每個城門後面都有一座甕城,甕城裡面偏右靠裡,通常會安置一座關帝廟。正所謂‘武剛登絕壁,忠義守金湯’。有了這樣的精神寄託,豈不是完美?但現在的蒙古人,那裡會知道這些呦,所以在詠歸城的四座甕城中,只在東門這邊,以漢蒙合璧的方式修建起一處祭臺。
平整四方的須彌座,四邊起了三寸高的護欄,中間的窩窩處,是一堆碎石搭建成的小圓錐體,不高,卻顯得森嚴肅穆。因為白色的底座,配上紅色的石堆,色彩鮮明,樣式古樸。最上面還插著一把斑駁鏽蝕的穆刀。刀柄上的一條飛穗,因為風沙和曝曬的原因,呈現出暗紫色。隨著風輕輕擺動。這樣子的大敖包,既是蒙古神臺,也是一處豐碑。
刀,就是蘇力德,象徵著希望之火,象徵著英雄之魂,所以不需要埋葬,也不需要奠祭。需要的,是高傲的立在風中,享受每一個路人的仰視。
前後兩座巍峨的城樓,就像是青袍鐵甲的看守者,每天都輪流用陰影,來呵護一下。當兩邊的陰影都是短短的一截時,敖包下通常會坐著一個人,準確的說,是一名將軍正在這裡喝酒。
一片枯黃的草葉,順著一左一右的石塊,動動停停,越攀越高,最終卻很不小心地撞上了穆刀的刀刃,嚓的一聲輕響,草葉被削成兩半,儘管穆刀上滿是豁口,但依然鋒利無比。草葉的下半段,落到了下面的石縫中。永遠停留在那裡,時間久了,會同石頭融為一體,再不能被分辨出來。另一半的草葉,搖搖擺擺繼續被風吹著,落到了另一頭。落在了將軍的酒囊上。
將軍撿起草葉,他認得這是斷腸草,小劑量地服用,會防治疾,其實就是鼠疫。輕輕的團進手心。反覆揉搓揉搓,細碎的粉末落進了酒裡,仰頭喝一大口,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