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建宗祠、纂家譜、修墳墓、置護田等等,碑陰刻楊業父楊兗至楊懷玉十七世世系表;一為明萬曆年間山西提學使為楊族立的表忠閭碑;一為宏農宗祖碑,碑文追溯了楊兗以前的世系,上至東漢太尉宏農楊震。正殿前簷懸匾一塊,上書“敕建’二字。正殿內,正中一龕,塑楊業與佘太君像。左右兩旁塑楊令公八子及宋、元、明歷代楊氏功臣名將像共二十尊,無不氣宇軒昂,姿容偉俊。(以上所有塑像的時間均無記載)其中楊延昭塑像,怒目圓睜,右拳緊握,表現出一種憂國憂民的情感和對敵人的高度憤恨與警惕。
作為楊家後人的楊勝武,小時候,沒少受族中長輩的教誨。多少年以來,為緬懷先祖精忠報國的情懷,鹿蹄澗村年年都舉行村祭,村祭時必唱楊家將戲。每到了村祭時,族長便召集全村楊家人,在楊家祠堂裡對著先祖進行祭拜,而後,透過看楊家戲來緬懷祖先的豐功偉績。楊勝武是楊家的第36代孫,小時候,楊勝武最愛玩的一種遊戲是彈弓打番將。番邦大將蕭天佑兀自立在十幾米開外,楊業的後嗣兒郎各自手握一根彈弓,瞄準,使力,一聲令下後,蕭天佑已身中數彈,轟然倒地。被粉筆畫在一塊立著的板磚上的蕭天佑自然不會還手。倒地後,還繼續遭到彈弓近距離的攻擊,直到粉身碎骨。楊勝武打遊戲時打得最準,從小就顯示了自己良好的習武天分。這時,身為族長的三爺爺摸著楊勝武的腦袋,笑呵呵地說:“此子有其祖俠義姓格。”到十歲時,楊勝武開始練習楊家槍,幾年下來,一杆楊家槍使得出神入化,無人能敵。此時的楊勝武感受到了族爺爺的慈祥,也感受到了鹿蹄澗的清幽與寧靜,心裡頓時有一種外掙的力量在誘惑著,不覺喊起來祖爺爺的名諱來。
滿地的人此時驚喜的聽到了楊勝武的微弱呼喊,懸著的心霎時放下一半來,尤其是周炳,再怎麼說,人沒死,要是真死了,即便渾身是嘴也分辨不清了。
張培梅仔細詢問了周醫生一些情況,看到楊勝武已醒過來,感激地說:“周醫生,謝謝,要不是你及時救助,差點折損我執法隊一大將。”說完,就抱拳向周炳施了一禮,驚得周炳直襬手,說:“這是什麼話,救死扶傷本是我們醫生的職責,況且,打曰本是保衛天鎮家鄉,我這麼救助該。”說完,也學著張培梅一抱拳還了一禮。兩人正在相互客套時,忽然聽得周美雲喊:“爹,楊大哥發燒呢,說胡話。”
張培梅走近床,見楊勝武兩頰發紅,顯見是有炎症,再不救治,恐有危險,於是,對執法隊的衛生員說:“小劉,把常如海留下的消炎藥給小楊服用。”
說話的工夫,小劉就小心翼翼地拿出一隻瓶子來,拿出幾顆黑色藥丸來,扶起楊勝武,一旁的周美雲忙倒了一碗水,給楊勝武喝了下去。完了,小劉對張培梅說:“張總監,按說,這常隊長師傅秘製的藥管用,可現在楊隊長的傷勢不宜走動,得靜養幾天才能好利索。”
張培梅聽完小劉的話,對著周炳欲言又止。周炳是個冰雪聰明的人,哪會不知張培梅的心思,於是對張培梅說:“張總監,你放心好了,小楊就住在我這兒,就當做是我的兒子。他啥時好利索了啥時走人。”
張培梅見周炳這麼急人所難,感激地說:“謝謝周醫生,你真是我們執法隊的恩人,受老夫一拜。”說完,就要行禮,嚇得周炳趕快握住張培梅的手說:“使不得使不得,折殺小民了。”說完,眼裡滿是欲滴的淚水,長這麼大,還沒見過一個這麼大官銜的人向自己行禮,心想自己的老父親當年跟隨慈禧老佛爺,有的只是害怕與敬畏。
◆這是第一部以執法隊為主角的長篇小說,是第一部描寫晉綏軍正面抗戰的小說,同時也是第一部被閻錫山因推卸責任而槍斃的61軍軍長李服膺正名的小說。你們的點選就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我會讓張培梅這個傳奇人物和四大護法活得更加精彩。
第四十五章 孤城奮戰 (12)
趙岐功見楊勝武成了這個模樣,心裡有點內疚,走過去握著楊勝武的手,眼圈通紅,恨不得受傷的是自己。
“小趙,張總監可好?”楊勝武喝了常如海師傅的秘製消炎藥後,感覺精神好點了,吃力地問。
趙岐功聽了楊勝武虛飄的問話,用力點了點頭,一個勁兒地說:“好好好,張總監沒一點事,好好養傷,等你好了,咱們一起打鬼子。”
吳唐見重傷在身的楊勝武剛有點起色就問張總監的安全,心下感嘆,說:“早聽說張總監治軍有方,今兒一見才真正領教,這樣的隊伍真是世上少有。”
周炳聽了吳唐的話,也禁不住插話道:“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