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便一起衝上去了,逍遙的劍是揮舞著,彷彿有使不完的力氣。還別說,主帥的兒子都上前了,是對將士們有很大的鼓舞呢!
而逍遙在激戰之中,他擊殺了一個敵兵時,他先是害怕,然後又是陷於了興奮之中。其實要不是他張必武的兒子,身邊有這麼多人護衛的話,單單憑他在戰場上的分神,他的人頭早就被敵人給擰下來了。
這不,還是有流箭射來了,雖說這些護衛的人不斷地用劍和刀來撥來擋,就算盾牌也用上了,逍遙的手臂還是被流矢給擦傷了。
“啊!公子!”所有的人都一齊是過來了,他們就怕逍遙有個閃失呢!
逍遙還真是個漢子,他大笑出聲,說:“好了!大家不用關心我!大家衝啊!”他說著一揮劍就上前了,不把這傷當回事。
公子都如此了,身份尊貴的人都不惜姓命了,其他人又怎麼會不全力以赴呢?
鄂札支吾不下了,見到對方湧入了南城,已控制了南城。而且他聽聞了有士兵大叫著,戰艦靠岸了,戰艦上計程車兵是一個兩個的登岸,並且向城門殺過來了。
張煌言帶來的水師有六千人之眾,有六千兵殺進城內,他還想擋回去,並且阻止,這是辦不到了。
鄂札看著戰士們,多半帶傷,且曹變蛟等是如狼似虎的,他又聽聞了呼喊:“齊王登城了!”齊王登城?張必武登上城池了?
是的!張必武確實登上城池了。敢死隊只是出了城,他們想要去衝突張必武,根本就辦不到,在人牆面前,他們是碰得頭破血流的,又何談能近張必武身呢?他們大多是在城牆下都成了冤死鬼。
張必武衝到了城牆下,他在冷笑,既然你們想取我的姓命,那麼我就親自送到你們的跟前了。
他如此一想,再一望,登城城上的本軍士兵是越來越多了,尤其是北城上大半已落入了張軍的掌控之中。
不是這種情況,他的護衛是說什麼也不想讓張必武登上城的,這樣太危險了。
張必武奮勇當先,他一蹦上城頭的時候,一個清兵挺矛刺來,卻是撲了個空,反被張必武伸出一腳,跌出了城外去了。
張必武一登上城,張軍將士可就是大聲地疾呼了,這樣是給諸軍的將士一個強力定心丸呢!
南城這一邊聽到訊息,當然也是跟著高興至極,也得有個反應才行。南城這一邊也高喊:“南城已破!”
兩面奇襲的策略成功了,寧遠城最起碼四分之一已落入了張必武的手中裡了。
張必武可不會前功盡棄的,他當然是命令軍兵再奮勇前進。(未完待續。)
第十九章 舉旗一直衝向前!
鄂札不是傻子,他知道城難守住了,現在只有一個法子是突圍出去。而且必須快,遲的話就來不及了。
鄂札不是想著自己突圍出去,他想的是圖海,怎麼說,滿清的大將是死的死,老的老了,如今剩下的還有幾個啊?
多鐸、阿濟格、孔有德等都紛紛是陣亡了,滿清所剩下的人才不多了,不能再讓圖海死了。至於自己,鄂札知道,他是皇室之尊罷了,就算是活著,也沒有對滿清有多大的幫助。
故一個念想就在鄂札的心中油然而生了,他不能讓圖海死,必須幫助圖海給逃出去才可以。鄂札便是快速地來到了圖海那裡,一見圖海,便是把自己的想法給說出來了。
圖海又怎麼會同意呢?他就是想要死在此處,而且他不想讓鄂札死,王爺死,他卻逃了,這說不過去!他和鄂札一起多年,友誼是深厚的,這又讓他捨不得棄鄂札而去。
可現在由不得圖海作主了,鄂札立即令他的親衛兵把圖海給帶出去,嚴令必須讓圖海活著才可以。
更有人報說,袁佳氏,投張必武了。他們怎麼也想不到的一件事,袁佳氏居然是袁崇煥的遺腹子。
當然還有布衣百姓程本直的兒子,程本直自動給崇禎上了《白冤疏》,反而惹火了崇禎,崇禎自然是依他所上的疏中所言,與袁崇煥同死,被處斬了。
袁崇煥的小妾帶著兒子以及程本直的兒子一起逃到了遼東,最終在寧遠,有袁崇煥的舊部下。他們可憐二人。並且幫助二人。
二人隱姓埋名生活下來。後來滿清進入,也是一直不敢洩露身份。二人在聽聞了張軍猛攻寧遠的時候就想要幫助張必武了,只是圖海和鄂札二人不凡,他們想要行動是困難重重的,現在好不容易才逮住了一個機會發難呢。
根據諸多史籍記載,清朝將富明阿是袁崇煥的後人。如《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