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部分(3 / 4)

小說:明末傳奇 作者:向前

乎了孫傳庭的預料,他認為剿滅流寇的事宜,終於得到了朝廷的重視,如此說來流寇攻陷襄陽府城,還是好事情,引發了朝廷的警戒,特別是內閣大臣、兵部尚書楊嗣昌的重視,故而朝廷耗費如此大的氣力來剿滅流寇。

司禮監太監王永吉出任監軍,讓孫傳庭的心有些下沉,按照規矩來說,以前剿滅流寇,從未派遣過監軍,畢竟作戰的流動性很大,補給也大都是地方上負責的,而且五省總督麾下沒有特別固定的大軍,臨時拼湊的居多,這不同於薊遼總督,有著固定的軍隊。

一方面壯大了剿滅流寇的力量,一方面派遣監軍,朝廷的確是重視,但是掣肘的態度也是異常明顯的,今後剿滅流寇的戰鬥,孫傳庭必須和王永吉商議,個人不可能做出決定。

接旨之後,湖廣巡撫方孔炤設宴款待王永吉。

吃飯很快結束,王永吉長途奔襲,很是勞累,吃過幾口飯之後,推脫要歇息。

王永吉離開之後,孫傳庭的臉上沒有什麼表情,方孔炤的臉上則是寫著擔憂。

孫傳庭和王永吉還需要在武昌府逗留幾天的時間,等候劉良佐率領大軍趕赴湖廣。

孫傳庭認為大軍應該進入河南的汝寧府,以汝寧府為中心,分別向湖廣、河南、山西以及四川等地擴充套件,至於說陝西不需要考慮,湖廣、河南、山西和四川等地的總兵,一方面需要護衛要城池,另外也需要服從統一的調遣,參與到剿滅流寇的戰鬥之中。

但這僅僅是孫傳庭的想法,不知道監軍王永吉究竟是什麼想法。

正月二十二,劉良佐率領的大軍趕到了武昌府。

這期間,孫傳庭幾次和王永吉商議下一步的作戰事宜,都被王永吉岔開了,這讓孫傳庭很是著急,流寇在襄陽和南陽等地休整了不短時間了,有可能馬上就要行動了,從襄陽和南陽傳來的訊息都很不好,張獻忠麾下的流寇,以襄陽府城為中心,開始進攻周遭的城池,李自成則是從新野朝著西面和北面的方向進攻,攻破了一些縣城。

從李自成和張獻忠的動作來看,他們顯然是想著徹底佔據襄陽和南陽兩地,並且以這兩個地方為據點,圖謀下一步的發展。

終於,在劉良佐抵達武昌府城之後,王永吉主動找到了孫傳庭,商議大軍的作戰部署。

王永吉的意見,大軍駐紮在武昌府城,以武昌府城為重心,首先收復襄陽府城。

孫傳庭明確表示不同意,從地理位置開,汝寧府緊靠襄陽府和南陽府,不管是進攻還是防守,都是最好的,武昌府距離遠了,再說大軍首要的任務並非是收復襄陽府城,而且對流寇造成合圍與威懾的局勢,迫使流寇收縮兵力,接下來才是組織大軍決戰的時候。

一開始就拿出收復襄陽府城的姿態,很有可能導致李自成和張獻忠的聯合,那樣大軍很有可能面臨兩線作戰的不利局面。

王永吉的態度沒有絲毫的改變,認定大軍必須駐紮在武昌府城,首要的任務就是收復襄陽府城,至於說李自成和張獻忠可能聯合作戰,那就命令湖廣、河南、陝西、山西和四川的總兵,率領大軍進入襄陽府作戰,一鼓作氣剿滅流寇。

孫傳庭無奈,只能夠同意。

第六百三十四章蠢蠢欲動

張溥、張採、楊彝、吳昌時和龔鼎孳五人,在京城就有著不小的名氣,張溥是復社的領袖,受到很多讀書人的追捧,其他人都是復社和應社的骨幹,也逐漸成為東林黨人之中的骨幹,這幾人普遍都年輕,大有前途,也逐漸被錢士升等人當作了未來力量培養。

五人同時調到了淮北,可見東林黨人是想著徹底打垮鄭勳睿的,鄭勳睿已經成為東林黨人最大和最危險的敵人,這一點東林黨人與皇上的想法倒是一致。

到淮北來當官,張溥等人的目的是非常明確的,那就是在漕運總督甘學闊的帶領之下,徹底改變淮北的局勢,讓淮北成為東林黨人另外一個大本營。

初到淮安,張溥還是很謹慎的,一切都依照甘學闊的要求做事情,但一段時間過去,甘學闊沒有什麼大的動作,漕運總督府的事情依舊按照原來的模式執行,這就令張溥很不滿意了,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對於甘學闊的消極產生了意見。

儘管分部在淮北各地,張溥平日裡只能夠與吳昌時和龔鼎孳等人經常見面,張採在鳳陽,楊彝在揚州,不過他們之間的聯絡非常的頻繁,時常互相通報情況。

張採和楊彝在鳳陽和揚州遇到了大麻煩。

兩人上任之後,洪門不再給鳳陽和揚州的府州縣衙門繳納銀兩,這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