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是七千多份,也就是七千多篇文章,想要從中脫穎而出,沒有真正的認識和觀點,一味套用前人已經說過的話語,那是難以得到重視的,可況主考官周延儒是殿試狀元,副主考溫體仁也是萬曆年間的進士,同考官絕大部分都是翰林學士,這些人的學識是不一般的,而且他們有著豐富的從政經驗,文章的好壞一眼就能夠看出來,根本不需要耗費太多的時間。
更加關鍵的是,周延儒和溫體仁兩人,都是特別能夠揣摩皇上心思的,要不然他們也不可能在崇禎元年枚卜大典的鬥爭之中獲取勝利。
寫完這篇文章,鄭勳睿抬頭的時候,才發現已經過了午時,這是他耗時最長的一篇文章,畢竟是結合現實情況的文章,耗費的心力可想而知,而且文章之中不能夠有過激的言語,憤青的那些埋怨是萬萬不能夠寫進去的,否則整篇文章就報廢了。
仔細檢查之後,鄭勳睿欣慰點頭,他幾乎有了八成的把握,此次會試過關是沒有任何問題了,這關鍵的第一場考試,算是拿捏準確了,至於說後面的兩場考試,不需要耗費那麼多的心神了,只要文章過得去就可以了。
這也是訣竅,若是三篇文章都是驚世駭俗的,反而會引發主考官的質疑,畢竟學問是無限的,任何人都不敢說自己學問達到了最高境界,人這一輩子都是需要學習的。
二月十五日,申時。
鄭勳睿第一個從貢院出來,他依舊是臉色蒼白,走路都有些搖晃,八天的時間,困在鳥籠子裡面,的確不是人過的日子,好在這一切都過去了,殿試在皇城內進行,也就是一天的時間,不存在受這樣的苦了。
鄭錦宏、洪欣濤、洪欣貴和洪欣瑜等人,早就在貢院外面等候了,看見鄭勳睿出來,眾人連忙迎上去了,鄭勳睿看著眾人,微笑點頭,什麼都沒有說。
回到酒樓,鄭勳睿甚至沒有吃飯,倒頭就呼呼大睡了。
一覺醒來,已經是翌日的辰時。
拉開房門,鄭勳睿一眼就看到了在走廊盤旋的楊廷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