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3 / 4)

小說:明末傳奇 作者:向前

就是三次檢查,合適木牌和身份等等,提醒考試需要注意的事項,這些誰都是知道的,外簾官也清楚,如此重要的考試,想著冒名頂替難度是很大的,不過人家能夠冒名頂替領到木牌,外簾官也沒有辦法核實出來,這個時代沒有照相技術,木牌上面不會有個人的光輝形象。

一天的時間很快過去,值得慶幸的是,京城二月的氣候溫差大,夜間寒冷,可白天的氣候還是不錯,加之這些年很少下雨,不用擔心遭遇到梅雨季節的天氣。

二月初九,辰時,隨著一聲囉響,崇禎四年的會試正式開始了。

鄭勳睿顯得有些著急,在貢院歇息的一天時間,他想到了很多,前往京城的路上,看見的一幕幕,幾乎都出現在他的腦海裡面,這讓他對此次的會試非常的重視,自己必須是要透過會試的,這樣才有機會真正的進入到朝廷之中,至於說後面的事情,可以一步步的想辦法,利用穿越的優勢,施展金手指來創造機會,可要是會試落榜了,那可能就要走另外一條艱辛一些的道路了,舉人的功名,還不足以讓他集聚足夠的資歷。

諸多的責任,讓鄭勳睿無法徹底淡定下來,他知道這樣對自身是沒有多大好處的,但情緒不可能完全控制,他是人不是神。

囉聲響起的時候,鄭勳睿的身體甚至輕微的顫抖了一下,不知道是不是夜間的氣候太過於的寒冷了。

外簾官開始四處走動,大聲的宣讀試題,諸多的考生在白紙上面,迅速的記下考題,鄭勳睿記下考題之後,長長的舒了一口氣,第一場也是最為重要的一場考試,終於開始了。

第九十五章民有三苦

鄭勳睿看著會試第一場的試題,感慨萬千,他需要感謝自己所學的歷史專業,古人誠不欺我,那些歷史素材,基本是正確的。

“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

題目的總體意思是,服侍君子是很容易的,但是想討君子的喜歡卻是很難的,如果不用正確的方法討君子喜歡,君子是不會喜歡的,君子用人總是量才使用。心的功能是思考,思考就有所得,不思考什麼都得不到。三皇之舜帝德行方面是聖人,地位上是尊貴的天子,財富擁有整個天下。

這樣的題目,若不是朱由檢親自出,禮部絕不會提供。

鄭勳睿稍微思索,整理了思緒,開始動筆了。

“生讀史書,體味一二,深悉君輕民重社稷次之。。。”

“。。。生自遊歷以來,覺察民情,深知民有三苦。。。”

“一曰銀價太貴,錢糧難納也。。。銀價太昂,文錢不束,不獨官民交困,國家亦受其害也,而民愈抗延,官愈窮窘,招致預截太多,缺分太虧,後任無可復徵,則官吏無法自全。。。銀價愈貴,民之完納愈苦,官之追呼亦愈酷。。。真有日不聊生之勢。。。”

“二曰盜賊太眾,良民難安也,今遼東有韃子侵襲,陝西、山西有流寇作亂,此皆天下腹地,一有聚嘯,患且不測。。。且陝西一地,或十家之中,三家從賊,良民逼處其中,心知其非,莫可奈何。。。且遼東一地,遠近戚鄰,大者蕩產,全家沒之,小者株之,難護其身。。。”

“三曰災禍頻繁,民難活也,竊聞諸地災禍,糧食浮減,直至顆粒無收,府州縣入款頓拙,而出款卒不少減,而紳民於大減之後,仍爾催徵不前,民亦難免此,殆非可久之道。。。所謂民生以農事為先,國計以豐年為瑞。。。”

“聞國貧不足患,惟民心渙散,則為患甚大。自古莫富於隋文之季,而忽之亂亡,民心去也,莫貧於漢昭之初,而漸致又安,能撫民也。。。”

“生之斗膽,有所畏而不敢言者,人臣貪位之私心也,不務其本而徒言其末者,後世苟且之學也。。。然不行天下至難之事,不足挽天下積重之勢,大利所在,未可以小小障輒畏難而苟安也。。。”

“生未經其履,或莫悉其機要,竊以為國家大政,如治國大烹小鮮,漸漸挽回元氣,生貿然言之,初規有未善者,不可詳盡周至,惟以為國家政體,當持其大端不宜區區頻施周罔,遮人之過。。。天下事履之而後艱。。。”

。。。

洋洋灑灑的文章,鄭勳睿凝聚了古今一些經典的話語,囊括其中,這也是他做出了精心準備的結果,既然是穿越者,既然吸納了古今治國的道理,那就要在這樣一篇四書文之中徹底表露出來。

會試舉人有兩千五百多人,試卷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