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部分(3 / 4)

小說:明末傳奇 作者:向前

想著殺死多鐸,他沒有必要那樣做。

多鐸自己不想活了。

傲慢的多鐸,被明軍生擒,內心的悲愴和沮喪時可想而知的,他率領的滿八旗正白旗和鑲白旗一萬最為精銳的騎兵全軍覆沒,甚至沒有一個人能夠逃走,除開被斬殺的,其餘的悉數被生擒,最為精銳的騎兵,面對明軍的時候,都是如此的戰績,那麼可以想象,不要多長的時間,明軍就可以渡過遼河,直撲瀋陽了。

鄭錦宏的話語,多鐸不會忘記,大明朝廷不僅僅是要生擒他多鐸,還要生擒皇太極,還要徹底滅掉大清國,可不要以為鄭錦宏是說大話,大明朝廷能夠做到這一點。

在大清國地位尊崇的多鐸,有著自身的性格,戰鬥失敗他可以接受,沒有誰能夠保證百戰百勝,開始看不到任何的希望、從此以後就可能過階下囚的生活,甚至可能遭遇到漢人的羞辱,這是他無法接受的,而且在他的腦海裡面,認定這樣的事情會發生。

大清國的滿人欺凌漢人是家常便飯,多鐸也是其中之一,由此他認定漢人一定也會欺凌侮辱他這個大清國的親王。

這樣的恥辱是多鐸不可能接受的。

多鐸懇請鄭錦宏殺了他,可鄭錦宏沒有同意。

就在明軍從豐鎮出發,前往大明京城的時候,多鐸選擇了絕食。

他憑藉著強大的毅力和信念的支撐,真的不吃飯。

三天時間過去,多鐸已經餓的臉色都扭曲了。

鄭錦宏看到這樣的情形,專門與多鐸交談,他同意了多鐸的要求,在多鐸爽快的吃了一頓飽飯之後,遞給了多鐸一杯毒酒。

瑞元四年的二月中旬,鄭錦宏回到了京城。

內閣首輔徐望華率領內閣大臣,以及朝廷三品以上官員,在內城城門迎候。

皇上則是在午門等候。

從京城出發的兩萬大軍,回來的時候只有九千餘人,其餘的一萬多將士,在豐鎮之戰中陣亡,他們的骨灰被帶回了京城。

八旗軍兩千多俘虜,同樣被帶回了京城。

皇上專門下旨,在京城設立忠義堂,放置那些為大明朝廷做出重要貢獻之人的骨灰,而鄭家軍參將蘇蠻子,是第一個進入到忠義堂的人。

多鐸的遺骸,被專門送往遼河以東,交給八旗軍,讓大清國去安葬,這是皇上要求的,尊重對手也就是尊重自身,人死之後入土為安,多鐸的家鄉沒有在關內。

鄭錦宏向皇上請罪,說是自己此番指揮作戰出現失誤,導致將士死傷慘重,且參將蘇蠻子陣亡,皇上未置可否,只是告誡鄭錦宏,今後要認真面對每一次的廝殺,慎重做出每一個的決定。

第九百六十一章終於引爆

正白旗和鑲白旗最為精銳的一萬騎兵被明軍全域性殲滅,豫親王多鐸喪命,此事在大清國引發了巨大的震盪,遼東之戰的時候,饒餘郡王阿巴泰戰死,就曾經在大清國引發了不小的波動,此番喪命的是多鐸,大清國五大親王之一,滿人權貴的最高層了,這樣的結局讓,滿人權貴是無法接受的。

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

這句話曾經是滿人權貴的驕傲,滿八旗的騎兵是天下無敵的,可是血淋淋的事實擺在了面前,多鐸率領的最為精銳的一萬騎兵,全部覆滅,被明軍徹底打敗了。

作戰總是有勝有負,一次的失敗不算什麼,但是八旗軍與明軍、也就是以前的鄭家軍交戰這麼多次,沒有一次獲取勝利,這就讓人受不了了。

受最大打擊的是皇太極,最為大清國的皇帝,皇太極時時刻刻都想著讓大清國強大起來,這個目標曾經是那麼的真切,以至於皇太極都能夠看見和摸到了,可是轉瞬之間,鄭家軍的崛起,讓這個目標成為了遙不可及的夢。

皇太極感受到了巨大的危險,他要想法設法讓大清國快速的強大,躲避來自於大明朝廷的進攻和圍剿,此番派遣多鐸入關劫掠,也是想著讓大明朝廷頭疼邊關,甚至調集大量的兵力前往大同、宣府、榆林甚至是寧夏等地駐防的。

沒有想到這樣的決定,招致的是更加慘痛的失敗。

多鐸喪命,皇太極傷心,看不到大清國的未來,皇太極更加的焦慮。

比皇太極更加傷心的是睿親王多爾袞。

親弟弟就這樣走了,多爾袞無法接受。他與多鐸的關係親密無間,被譽為刺頭的多鐸,也就聽他這個哥哥的,儘管說多爾袞僅僅比多鐸大兩歲,不客氣的說,在多鐸的心目中。他多爾袞的地位完全超過了皇太極。

多爾袞傷心欲絕,他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