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部分(2 / 4)

小說:驛唐 作者:風雅頌

杜老七見狀也不好說什麼。

燒起炕,房間裡漸漸暖和起來,李潛讓小男孩自己想吃什麼就隨便吃。小男孩起初有些拘謹,不過片刻之後就放開了,自顧自吃起來。杜老七幾杯熱酒下肚談性大發,再加上李潛刻意拉近兩人之間的關係,很快兩人之間的關係變得融洽起來。小男孩很快吃飽,禮貌地告辭到屋裡休息。

小男孩走後李潛與杜老七推杯換盞,杜老七來者不拒。很快杜老七便有了七八分醉意。李潛見時機已差不多便道:“杜先生,不是李某多嘴。李某看你孫子寫的字,間架結構工整細緻,謀篇佈局不拘小節,隱隱有大家風範,若非名師指點斷斷不可能達到這種境界。這其中究竟有何緣故還請杜先生指教。”

杜老七沉yín了片刻,道:“李公子看來也是懂書藝的高手,想來應該知道若兒所寫的源自何處。”

李潛點點頭,“若是李某沒有看走眼的話,令孫寫的應該源自王右軍的蘭亭序。”

杜老七點頭道:“公子眼裡果然出眾。若兒所書正是王右軍的蘭亭序。”

李潛道:“當今聖上鍾愛王右軍的書法,大凡王氏父子的傳世書帖聖上皆重金求之。別人的李某不敢說,只要是王右軍的書帖真跡,流落在外的實屬鳳máo麟角。李某剛才看若兒所寫的字跡應是臨摹自王右軍真跡,杜老丈,不知李某所言對否?”

杜老七點點頭道:“公子所言不差。若兒所臨之貼的確時王右軍的親筆。”

李潛立刻面lù驚訝之sè,道:“據李某所知陛下鍾愛王右軍的書法,大凡有人進貢王右軍雖說未必能博得一聲富貴,但博個一生衣食無憂應該不難,杜老丈為何不講書帖進獻給陛下,何況窮困肅州?”

杜老七聽了將酒杯重重頓到几案上,怒道:“莫非你以為杜某乃是見利忘義之徒不成?”

李潛立刻惶恐,道:“老先生何出此言?在下什麼時候說過這樣的話?”

杜老七聽了到:“我且問你,王右軍已過世百年,其書法已昭然於世,後世如何知其真跡為真跡?”

杜老七說的這事倒是一件非常尖銳的事。王羲之死了一百多年,他的書法流傳於世的多的是,不知有多少人模仿過他,也不知有多少人的書法能達到以假luàn真的地步。以後的人又怎樣來分辨某件作品是王羲之的真跡?僅憑某些專家的證明嗎(專家的話還真不可信。別的不說,前一段時間據說是徐悲鴻親筆所畫的他的原配夫人的作品拍出了7000萬的天價,後來被證實是贗品。但是這幅作品卻有他兒子的親筆證明,不能不讓人嘆一聲荒唐)?

既然某些專家的證明不可信,那什麼才是可信的?

二七零章 小人物的復仇(一)

二七零章小人物的復仇(一)

按照貞觀律,孤證不立。也就是說,如果僅有一個人證明李潛是李潛,那麼就無法證明李潛真的是李潛。只有至少有兩個人或證據同時證明李潛是李潛時,李潛才是李潛。雖然這話說的拗口但卻是事實。打個比方說,如果王羲之穿越到了現代,他寫了一幅蘭亭序,無論他寫的多麼美(原諒我用這個詞來形容,事實上蘭亭序的真跡真的無法用任何語言中任何表示由衷讚歎的詞語來形容),也不能證明他就是王羲之,因為流傳於世的蘭亭序全tm是贗品!只有兩個以上具有權威性的專家來證實,那個相貌猥瑣,嗜酒如命,看到女人就兩眼放光,卻從來不用正眼看男人的傢伙就是王羲之時,他才是王羲之。不過考慮到現代人的接受能力,即便真的有兩個人證明他是王羲之,只怕連那兩個證明的人也會被人當成瘋子,所以任何證明都無效。穿越過來的王羲之依然是tm騙子。

不過,在唐初王羲之的真跡還是很多的,而且因為那時大家都用máo筆寫字,所以專家也是真正的專家(為啥這麼彆扭呢?因為現在許多專家全都是磚家),公信力還是比較高的。因此想用贗品來冒充王羲之的真跡其實非常的困難。

所以此時的李潛也沒有後世那種怕被專家欺騙的顧慮,道:“王右軍流傳於世的真跡不在少數,只需稍加對比便可分別出真假。老丈若有王右軍的真跡,為何不公諸於眾?”

杜老七道:“你說的不錯,王右軍的真跡流傳於世的不在少數,是真是假拿出來比對自然就能分辨出真假來。但是,公子是否能夠保證你任何時候所書字跡都完全一樣?”

李潛搖頭道:“那怎麼可能?書法與心情有關,如果心情不悅如何能寫出賞心悅目的書帖來?”

杜老七點點頭道:“公子說的不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