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不過是個比較大的村子而已,不過在現在,張家集算方圓五十里中最大的鎮子了。
雖然與後世的城鎮沒法比但張家集還是很有規模的,鎮子中間是一條寬闊的大路,兩旁是整齊的店面,各種小攤沿著大路擺放,十里八鄉來趕集的人將集市擠的滿滿當當。牛大叔將大車停在路旁也不吆喝。因為牛大叔常來賣東西口碑一向很好,很快就有熟客來詢問東西的價格。牛大叔大概想快點將東西賣出去,開的價格比別人低一些,很快一車東西就賣光了。賣光了東西,牛大叔將大車放在一間酒鋪門外請鋪裡的小二幫忙照看,然後帶著兩人在集市上轉轉去買需要帶回去的東西。經過與很多人很長時間的討價還價,牛大叔才買齊了所需的東西趕回酒鋪。
在牛大叔買賣東西與人討價還價時,李潛也在仔細聽著他們的談話。毛皮什麼成色,價格是多少錢,肉乾多少錢,油鹽醬醋多少錢,小米多少錢,麥子多少錢,針頭線腦多少錢,葛布多少錢,草蓆多少錢,草鞋多少錢,李潛都努力記在心裡。收集這些資訊倒不是李潛信不過牛大叔而是想從中發現有沒有賺錢的門路。
讓李潛很失望的是根本沒有任何能快速賺錢的門路。直到他聽到有個穿綢衫的人在詢問一個獵人那張狐狸皮的價格。同樣是毛皮一張野兔皮只值十文錢,而那張狐狸皮,獵人開價就是二十貫,幾經討價還價最後以十八貫成交。看那獵人的神色還有些肉痛,而買狐狸皮的那個穿綢衫的中年人卻一付撿到寶的樣子。
回到酒鋪李潛以為牛大叔取了大車就走。可沒想到牛大叔卻坐下了,而且要了一碟鹽水豆一碟鹽水筍乾和一碗鋪子裡自釀的臘酒,又讓小二給李潛和牛弼倒了兩碗熱水讓他兩人就著鹽水豆和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