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對望一眼,同時搖頭苦笑。
李靖開言“不如麥大人帶老夫看一看斛州的風情可好?”聽的李靖無比氣悶地對麥仲肥說。
“樂意效勞!”同樣聽的混混欲睡的麥仲肥急忙答應。
一老一少起身走出“研討會”會場。
外面正是斜陽西下的時候。麥仲肥叫過一個衛兵讓他去通知依娜準備晚上的晚飯,並通知其他高階官員晚上來刺史府赴宴後與李靖各自乘馬走出府邸。
看過斛州道觀、所有工廠,以及各處的商業區後,兩人信馬由韁來到農場區。
春季的農場光禿禿一眼望不到邊。經過一冬天的冰封,此時的土地剛被翻起播完種。李靖仔細地詢問了這裡的管理模式,以及收成情況後李靖擔憂地問“如此少的農人,要承擔全城人的食物,你就不擔心食者眾而耕者寡嗎?”
“國公有所不知,這裡農人雖少,但產量卻不低,他們的賦稅是最輕的,到了收穫季節下官也會全部收購他們多餘的糧食,而且農人收購所得款項完全免稅,他們這是在給自己種地,所以更加精心飼弄。另外這裡的居民大多數都是原來的內附遊牧部落,糧食只是他們日常飲食的一小部分。城東是牧業區,那裡有著專門的牧人放牧,享受的和農人一樣的待遇。”
李靖點頭忽然問道“如遇災年,斛州可頂多長時間?”
“城中儲備的糧食和牲畜完全可以頂過半年時間。而且府庫錢帛也可與周邊部落或其他州郡換取糧食與牲畜。如果朝廷再有賑濟的話過個一年兩載沒有問題。”麥仲肥隨口道來,這是自己年底剛整理完的資料,印象頗深。
“斛州如此富足?”麥仲肥的話讓李靖震驚。李靖可知道一個普通的中等州郡如果遇上災年,州郡府庫加上國家賑濟也就勉強能撐個一年半載。小小一個下等州竟然可以撐兩年,這是什麼概念?
麥仲肥看著李靖的震驚表情,突然發現自己太實誠了,是不是應該學學後世的官場,來個地方保護主義,打個暗手,隱報、瞞報一下呢?
第116章 又是一個名將兄?
這念頭剛起,麥仲肥隨即感到好笑。且不說現在有沒有人敢在賑濟糧上打主意,就說現在當皇帝的是誰?那是千古一明君李世民啊!能說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麼有深度的話的人,能任由下面官吏搶奪救命糧嗎?何況自己也不差錢!犯不著為了這點賑濟糧去中飽私囊。
麥仲肥腦海裡突然冒出幾個疑問,是有錢再當官好呢還是當官再有錢好?如果自己不是有無數的財產,那自己會不會打這賑濟糧的主意?
“仲肥,在想什麼呢?”李靖回頭看著一臉若有所思的麥仲肥問。
“啊?!沒什麼,想到以前看到的一個故事,有點感觸。”麥仲肥隨口說道。
“哦?什麼故事?說與老夫聽聽。”李靖臉上帶著讓人捉摸不定的笑意說。
“這…”
“怎麼?不想讓老夫知道?”
“不是,不是。只是這故事有點不合時宜。”
“說來聽聽。老夫也曾聽聞仲肥大才、博學的威名呢。”李靖一手帶著馬韁一手捋著鬍子很有興趣地說。
“呵呵,那好吧。說是一個縣令大肆貪汙,被人告發丟了官職。上面又派來一個。不久全縣的百姓一起去郡裡告狀,要求讓原來那個縣令回來繼續當官。郡守很不解就問‘那縣令貪汙已經查實,你們為什麼還要他回去?’一個老人代表百姓說‘雖然他貪汙,可他也給百姓辦實事,最重要的是他已經貪飽了。現在剛來的這個才剛開使,我們寧可遭受一次損失,可不想再受一次損失啊’”這是麥仲肥那時代的真實事情。請求一個貪官留任,帶著多大的諷刺多大的無奈!
李靖捋著著鬍子半天沒說話。良久後緩緩地說“這故事我回京後會講給陛下聽。”
這個故事確實有些不合時宜。一路上兩人都沒有再說話,踏著已經只剩下三分之一的血紅夕陽回到刺史府。
斛州城的大員已經都來到了刺史府。席君買看到麥仲肥和李靖進來急忙迎上去,帶著激動說“末將斛州鎮守使席君買見過衛公,見過刺史大人。”
蕭都尉也急忙過來給李靖見禮“斛州兵曹參軍蕭嗣業見過衛公,見過刺史大人”
劉長有已經給鐵勒木介紹了李靖的的情況,雙雙過來見禮。之後文官們也過來見禮。麥仲肥只是對眾人點了點頭。
而李靖一一作答拍著席君買的肩膀說“你就是席君買啊!吐谷渾一戰,雖然沒見到你的面,可聽李郡王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