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1 / 4)

小說:貧道混初唐 作者:理性的思索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訖幹承基臨到事起前,突然害怕了。偷偷跑去自首。於是李承乾的政變胎死腹中。

太宗皇帝立即指定司徒長孫無忌、司空房玄齡、特進蕭璃、兵部尚書李世績,會同大理、中書、門下組成專門法庭進行調查審判。

這個專門法庭幾乎彙集了當朝所有的高階官員,可見太宗對調查太子是否謀反一事的重視。專門法庭經過調查,和賀蘭楚石願意作為汙點證人出庭,陳述供出詳細始末原委,又拿出與李承乾來往的書信,認定謀反證據確鑿。

太宗皇帝下詔:廢承乾為庶人,幽禁於右領軍府。漢王賜自盡於家,母、妻、子赦免。侯君集、李安儼、趙節、杜荷等人皆斬首。東宮的一班大臣,如左庶子張玄素、右庶子趙弘智、令狐德莫等,因為進諫不力,均免官為庶人。其他一干人等全部赦免

刁詹事千志中勇於講言,特此慰勞。技幹承基因告客,刪,被任命為府兵系統中的一箇中級軍官,封爵為縣公。

侯君集跟隨自己那麼多年,太宗對他的感情非同一般,縱然他以謀反被誅,可仍是多年的君臣,一朝竟要天人永訣,怎能不傷懷。太宗此刻深深體會到作為帝王誅殺功臣的無奈與心酸。太宗皇帝特意去看望侯君集。太宗皇帝對伏於地的侯君集講:“與公永別了,從今而後,以君之故,我不忍覆上凌煙閣!”言畢,太宗皇帝喘噓泣下,痛哭不止。君集也自投於地,泣不能起。

太寄皇帝擦乾淚水又問“公還有何言以告聯?”

君集拜伏言涕道“君集怎能真反呢,大唐是我等追隨陛下開拓出來的,都是聯跌至此啊!念我為唐家大將破滅二國(高昌國以及與李靖一起滅的吐谷渾),還是有微功可陳。請陛下留下我一個兒子活著以守祭祀。”

太宗皇帝點頭後離去。次日侯君集等被斬於四達通衢。特詔原其妻及一子,徒於嶺南。

太子既然被廢,重立太子就成為重中之重。太宗皇帝還是傾向於李泰。而長孫無忌等老臣卻不希望這個靠玩手段得寵的李泰當太子。

提出了太宗皇帝的另一個兒子,晉王李治。雙方爭執不下,太宗皇帝忿而退,回到明德宮中,太宗皇帝招魏王泰進宮,看著這個令自己十分喜愛的兒子。太宗皇帝緩緩說道

“想來你也聽說了,近日朝廷內列,發生了太多的事情,聯是有些心力交瘁。”

“兒臣很想為父皇分憂,又擔心自己能力不濟。”

“朝堂之中的事,沒那麼簡單。”太宗自然明白魏王話中的意思。

魏王聽了,投到太宗懷中,說:“有父皇這話,兒臣覺得像重生了一樣,今日彷彿才真正成了陛下的兒子。兒臣不會讓父皇為難的。兒臣有一個兒子,身死之日,當為父皇殺之,傳位晉王。”

太宗聞得此話,甚是憐惜魏王,摸了摸他,說:“難得你有這份兒心啊,聯明日再與群臣商議。”

兩自後太宗皇帝在廷議中說道“前日青雀在聯懷中說,願意死後殺掉兒子,將皇位傳給晉王。這孩子還真是善解人意。”太宗把昨天的事說了出來,表示其實晉王將來也是可以做皇帝的。

長孫無忌與褚遂良互相看了一眼,褚遂良站出來說:“陛下此言差矣!請您仔細想想魏王的話,不要鑄下大錯。陛下百年之後,魏王據有天下,肯殺子傳於晉王,這怎麼可能呢?此非人之常情。陛下當日立承乾為太子,又寵愛魏王,才導致了今天的大禍。前事不遠,足以為鑑。陛下今日若打算立魏王,請先處理好晉王,這才能永保安全。”

太宗聽得此言,覺得褚遂良說的有道理。李泰之話確實有悖人之常情,換成自己,又怎麼肯這樣做呢,心中對魏王有些許失望。同時,他還真的擔心,魏王與晉王如當初承乾與魏王一樣,爭得你死我活,自己可再也承受不起這樣大的變故了。雖然作為一國之君,但卻連兒子的性命也不能完全保證,想到此處,太宗不覺流下淚來,喃喃地說:“我還是做不到啊!”站起來回宮去了。

眾人都還留在原地,長孫無忌仍是一副喜怒不形於色的表情,房玄齡、李劫自始至終沒有說一句話。

太宗皇帝在回寢宮的路上遇到李治憂心仲仲地低頭疾走,就問他“這是為何?”李治哭著把哥哥李泰剛才對自己說的話告訴了太宗皇帝。原來李泰風聞此事後,就對弟弟晉王李治說:“爾善元昌,得無及乎?”所以李治十分害怕,到此時太宗皇帝才恍然大悟。

回到寢宮久久不能安眠的太宗皇帝,不由得又想起長孫皇后來。“一母三兄弟,如今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