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弘信,韋文振搶馬而走。可惜沒走多遠,就被精於弓箭的咎君饃射殺。
得到了齊州兵權的李估軟硬兼施,齊王府和齊州的官員被處決了幾今後都倒向了李佑。於是李估開始設定官員:上國樓、弄府儀同三司、拓東王、拓西王等不一而足。大開府庫賞賜有功人員。
又把周邊郡縣的老百姓弄進齊州城分發武器鎧甲,充作軍隊,命人練。
看著“兵強馬壯”的齊州兵。李佑信心十足,與都被封為大官的燕弘亮等人宴飲取樂。得知太宗皇帝派兵部尚書李劫發周邊九州之兵滅之時,燕弘亮一邊躺在歌妓懷裡一邊舉著酒杯道“王上不必驚慌,我等一邊喝酒,一邊出刀就能把這些雜魚清除乾淨。”
可事情並不是他們想的那麼簡單。李劫還沒到,青、淄兩州的府兵已經開進了齊州境內。齊州府兵曹參軍杜行敏暗中接連齊州府兵殺掉了王府外圍的李佑死黨,把王府團團圍住,命令李佑出來投降。
李佑看到這次如同兒戲的起義這麼快就玩完了倒也不含糊對杜行敏道“我就是不出來。你能把我怎麼樣?”
杜行敏好笑之餘說道“你以前是王子,我不能把你怎麼樣。現在你是國賊,你要不出來也行,我讓人放火燒了這裡。你們就等著火化吧。”
李佑看了看身邊的人說“讓我出來也行,不過你要答應不殺燕弘亮兄弟兩個”我就投降。”
等杜行敏答應後,李估親自開了王府大門。杜行敏將燕弘亮兄弟的雙眼剜去,其他的人全部打斷腿後砍死。
李佑被押入京師後被賜死於內侍省,同黨四十四名主犯被斬。從犯被敕放。陰妃也因此事牽連被降為殯,獨自老死於春秀宮中。而治書御史陰弘智被處幟面刑官按照慣例問道有冤情否。陰弘智臉憤恨 夭冤!有恨!”。
轟轟烈烈的一場叛亂鬧劇隨著幾十顆人頭落地於貞觀十七年二月草草收場。
李佑被處死後,在京的幾位王子的表情不一。太子承乾面色如常,只是在無人的時候低聲說“活該!”
魏王泰聽到後當著眾人面擠出幾滴眼淚。
回到後宅後嘿嘿而笑道“如此蠢材!不死才怪!”
吳王李恪卻是輕嘆一聲,道“搞不清自己的位置啊!”想起當初麥仲肥的言語更加感激。
晉王李治則難過了好幾天。私下對身邊人說“他怎麼這麼笨?死,的真是莫名奇妙
四月,魏王泰的《擴地誌》成書,泰獻於太宗皇帝。太宗大悅道“這《括地誌》編寫得很不錯!五百多卷的篇幅,全面敘述了本朝建國以來政區的建置、沿革,對各地山嶽、河流、人物、風俗、物產等都作出了詳細的介紹,不僅內容豐富,而且很有文采,還有益於朝廷卓握各地的情況。”太宗一邊翻書,一邊滿意地看著站立在下的魏王泰。高興之餘將東都洛陽的著名名勝洛水池封給他,成為著名的魏王堤。這樣的特殊的待遇,誘發了太子李承乾的醋心,也讓一些大臣不滿。於是包括魏徵在內的很多人都對李泰有怨言,在太宗皇帝面前說了一些不好聽的話。這太宗皇帝雖然英名蓋世,但是在這件事上卻很護犢子,太宗大怒。把一些大臣叫過來怒斥,說:我就是喜歡李泰!李泰是龍種,你們得尊重!搞得大家很無趣。
李泰更是恃寵而驕,也想試試自己有多大的能力,順便整整那幫和自己唱反調的大臣。私下見太宗皇帝哭訴“兒臣不知道為什麼得罪了眾大臣,朝中三品以上的大臣對待兒臣就像是對待空氣一樣,視而不見,如此輕賤兒臣是對父皇的大不敬,應該斥他們一下
太宗皇帝最是聽不得兒子的哭訴,大怒(又見大怒,看來太宗皇帝有腦血栓的前兆)把三品以上的官員召集來,滿臉怒氣地責問道:“隋文帝的時候,朝中一品以下的官員經常被親王折辱。那不都是天子的兒子嗎?隋文帝的兒子敢那樣,聯的兒子為什麼不能?只是聯對兒子管教得比較嚴格,他們才收斂自己。聽說你們三品以上的官員都輕視諸王,如果聯縱容他們,你們還不是要受辱嗎?”
房玄齡等人看到太宗如此生氣,都嚇出一身冷汗。不禁誠惶誠恐。連忙跪下謝罪(哎!人老三不怪:貪財、怕死、不瞌睡)。大家都明白太宗是為了魏王,別的人他不會生這麼大的氣。
只有魏徵,並不謝罪,正色說道:“臣以為當今群臣,一定沒有敢於輕視魏王的。”眾人都心中一緊,魏徵不僅要進諫,還直接將魏王提了出來。
“以禮來說,陛下的朝臣和陛下的兒子是平等的。《春秋》上說,周王屬下的人員雖然地位微下,但班次卻在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