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2 / 4)

小說:貧道混初唐 作者:理性的思索

節上還有這許多的瓜葛。

“中書取旨,門下封駁,尚書奉而行之”是三省分工原則,從而彼此制約,以掌管國家大政。唐初以三省長官為當然宰相。臺議軍國大事於政事堂,簡稱臺閣,三省主官也被人稱之大刑臺或閣老初設於門下省,太宗死後,移至中書省。中書省、門下省主官辦公地皆在皇城。;但又擇他官參加廷議,號為參知機務、參議得失等,也是宰相身份口此時,決定政事之權己不全由三省長官,其後又有以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名的官員參與廷議,三省長官實際已經貶值。而貶值最嚴重的就是尚書省。

半晌後李治才說道“你是說把尚書省一部分許可權下放給六部?一旦六部勢大互相掣肘,上面又沒有了管轄調配他們的機構,會不會出亂子?”

“陛下!權利下放並不是一下就都下放下去,而是慢慢下放,一點一點地下放。而陛下也不能閒著。耍把六部尚書抓在自己手裡。這樣最後權利完全下放後,陛下就成了六部實際的管轄調配之人。”實際麥仲肥所說的其實就是中央集權的雛形。 李治思考了一會後緩緩說道“仲肥。你所說確實令聯心動,但父皇曾經對聯說過,君權過重,易於砒漏。當設他人以糾之。聯深以為然。”

“陛下,臣所說與先帝所言並無不符!當前三省並行格局依然延續。只是:省許可權逐漸縮僅在於為陛下顧問,以正陛下視聽。即先帝所言設他人以糾之的意思。”麥仲肥說到這裡突然感覺自己說不下去了。他自己內心深處其實蠻欣賞內閣制的,怎麼今天為了幫李治瓦解長孫無忌的龐大勢力,說著說著弄出中央集權制來了?真是此一時,彼一時啊!這中央集權制對李治有好處。仔細想想似乎對自己沒多大好處。難道只是因為自己個人感情的好惡?

李治見麥仲肥不再往下說了。以為他說完了。緩緩點了點頭道“聯知道你為聯的社稷沒少費心思,你所說的事情暫不要對他人提及,容聯思考一二。”

“那臣就先告退了!”麥仲肥起身對著李治施禮道。

“恩,過兩天聯要讓李績於肅義門主持冊封媚娘為皇后的大典,你通知許敬宗讓他盡心輔助李績安排好此事。”

“是,臣告退!”麥仲肥躬身退出寧心殿。

永徽六年八月中,司空李績於肅義門主持冊封武再為皇后的大典,百官朝皇后於肅義門。李績將手中所捧瓚望綬冊交於一身盛裝的武則天。武則天正式成為六宮之主,達到了她素昧以求的皇后之位。

八月底,李治在廷議中欲加封褒獎飾緩、來濟。眾人皆不明所以。李治取出一份奏摺,命內侍唸曰:陛下前以妾為定妃,韓緩、來濟面折庭爭,此既事之極難,豈非深情為國!乞請褒獎。

居然是新任皇后武氏的奏摺。而聽到武皇后請求李治要給自己褒獎的韓緩、來濟兩人,卻是從心底升起一股寒意。這是想打算秋後算賬嗎?倆人急忙上前道“陛下!臣等所做皆為使命,安敢居功!請帶臣等口謝皇后恩義,也請陛下收回成命!臣等不敢領受!況臣等年老,不良於行,懇請陛下放臣等迴歸鄉里。田園為樂!”

就武氏皇后這一份奏摺居然把兩個閣老相公嚇的要辭官歸隱,這如何使得?李治面露不虞之色道“皇后請聯褒獎於你二人,你二人竟然打算辭官?兩位愛卿這是為何?”

韓緩、來濟都不再多話,只是要求辭官回鄉。他們倆這一番作為把李治也弄的挺窩火:你們不是想辭官回家嗎?聯還就是不準,聯看你們怎麼辦。便道“廟堂之上正應有你等老臣之位,辭官一說,休得再提。聯不準!”轉頭不再理他們,與其他人繼續討論政務。把兩人晾了起來。

九月初,朝會之上,禮部尚書許敬宗秉承武皇后之意,出班奏道“皇太子,國之根本,本猶未正。萬國無所寄心,且在東宮者,所出本微,今知國家已有正嫡,必不自安。

竊位而懷自疑,恐非宗廟之福,願陛下熟計之”請求廢掉以立的皇太子李忠,改立武皇后的嫡長子李弘為皇太子。

李治莞爾道“忠兒已經找聯說明此事,請求辭去太子之位。”

許敬宗對原太子李忠的品德大肆讚賞了一番,後道“還請陛下為昔日儲君更名,以正正朔。”李治點頭同意

九月中以皇太子忠為梁王,梁州刺史,立皇后武氏之子四歲的李弘為皇太子,大赦天下。並追贈武皇后的父親武士菱為司徒、賜爵周國公。並同時提出於明年正月起更改紀元為顯慶。

自明年正月始為顯慶元年。至此。圍繞著廢后立後而展開的權利角逐以李治一反常態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