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伯,可這怎麼可能呢?
先不說定南將軍有沒有如此年輕,單單從京城到交趾就需要兩三個月的時間,定南將軍豈會這麼快就抵達?而且還只帶了這麼點兒的兵馬,如何去對付兵力已經達到二十萬的交趾叛軍?
趙衛德第一印象就是城外這支隊伍是叛軍假冒的,其目的是想渾水摸魚,趁亂奪取宣化城,切斷交趾境內明軍與內陸最重要的一條通道。
不過,他無法解釋為何這些黑衣騎兵的佩刀是繡春刀,要知道繡春刀可是專屬錦衣衛的佩刀,其他人要是擅用的話屬於僭越,是要殺頭的,因此交趾那些叛軍不可能得到這種兵器,因為大明的匠戶根本就不敢私下打造,而且還打造瞭如此之多。
由於這種矛盾心理,趙衛德不能斷定城下的這支部隊究竟是何來歷,唯今之計只有等李清正前來認人。
李雲天位於那名假定南將軍側前方的騎兵中,皺著眉頭望著四周越聚越多的災民。
宣化城城外大道兩旁的樹林裡和山坡上密密麻麻地搭滿了用來遮風擋雨的簡陋草棚,裡面住著那些前來避難的災民,環境髒亂不堪,吵鬧嘈雜,空氣裡瀰漫著一股難聞的臭味兒。
聽說定南將軍來了的訊息後,災民們紛紛從道路兩旁圍了上來,遠遠地指著李雲天等人議論,暗自猜測哪個人是定南將軍。
這使得驍武軍的人立刻處於了高度戒備的狀態,不動聲色地擺出了防守隊形,警惕地觀察著周圍的形勢,以免有叛軍混在人群中對李雲天不利。
與此同時,一些軍士取下了背上的弩弓,安裝上弩箭後拎在手裡,只要有人膽敢靠近就向其射擊。
太平衛的那些士兵已經在外圍佈置了一道警戒線,阻止那些災民靠近。
說實話,李雲天先前並沒有想過自己會被擋在城門口,更沒有想到宣化城外竟然有如此多的災民,由此可見宣化城的形勢已經非常嚴峻,否則李清正絕對不會下令關閉城門。
就在李雲天暗自思索著如何解決難民事宜的時候,城門樓上忽然一陣騷動,抬頭一看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了一絲笑意,原來是李清正趕來了,站在護牆後與趙衛德在那裡說著話,趙衛德邊說邊指向了那名假定南將軍。
李雲天見狀,雙腿一夾馬腹,向城門處行去,十幾名騎兵緊緊地尾隨在後面。
“李大人,下面那個人是不是定南將軍?”趙衛德指著城下的假定南將軍,關切地問向身旁眯著眼睛張望的李清正。
由於距離有些遠,再加上李清正的視力也不好,畢竟寒窗苦讀過的學子或多或少都近視,故而他看不清那名假定南將軍的樣子,一時間也無法做出判斷。
正當李清正準備讓人喊話,讓那名假定南將軍到城下一敘時,忽然看見十幾名黑衣騎兵離開了隊伍,迎著城門奔來。
“李大人,我家大人讓下官問大人,可否記得昔日京城一別時我家大人曾說過,三年之內來交趾看望大人。”李雲天在城門前十幾米的地方停住,望著城門樓上的李清正高聲喊道。
李清正原本沒有在意這十幾名黑衣騎兵,以為他們是來喊話的,可聽見城下傳來的聲音後不由得微微一怔,這個聲音他太熟悉不過了,當年讓他可是在太和殿上顏面盡失。
隨後,李清正連忙望向了城下喊話的那個黑衣騎兵,等看清對方的容貌臉上滿是震驚的神色,他一眼就認出這名留著鬍子的年輕黑衣騎兵正是李雲天。
“李大人,下面的人究竟是不是定南將軍?”趙衛德見李清正怔在了那裡,雙目滿是驚愕的神色,以為他看出了什麼,不由得開口問道。
“是……是定南將軍!”李清正聞言回過神來,連忙向趙衛德說道,“趙大人,快,開啟城門,迎接定南將軍入城。”
說完,情緒顯得有些激動的李清正急匆匆地下了城門樓,趙衛德見狀怔了怔,隨後快步追了上去,他萬萬沒想到李雲天竟然真的來了交趾。
宣化城緊閉的南門很快就開啟了,李清正和趙衛德將那名假定南將軍迎了進去。
由於李清正已經從李雲天先前的那番話中知道他使用替身的事情,因此途中與假定南將軍相聊甚歡,而對李雲天則視若無睹,。
在李雲天的示意下,驍武軍的人進城後立刻派出了幾撥騎兵,在城內大力宣揚他已經來宣化城一事,並且誇大其詞地告訴沿途的居民,明年將有十萬驍武軍抵達交趾,屆時將徹底平定交趾的叛軍。
隨著那些騎兵穿過宣化城的大街小巷,李雲天來宣化城的訊息旋風般傳遍了全城,猶如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