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趾商業專營權和採礦權競價結束後的第二天,李雲天一大早就率領著兩百多名驍武軍軍士乘船南下前往杭州,然後經杭州到寧波,在寧波府的定海縣乘坐海船前往廣西欽州。
由於張本年事已高,不適合從風浪顛簸的海路走,故而李雲天讓他在揚州城等隨後趕來王簡一行人,兩人會合後南下杭州,帶領驍武軍的大部隊從杭州沿陸路向廣西進發。
李雲天之所以只帶兩百多名驍武軍軍士純屬無奈之舉,三千多驍武軍中也就這兩百多人沿著運河南下的時候安然無恙,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暈船,倘若乘坐海船肯定會要吐個稀里嘩啦。
杭州府知府和杭州衛衛指揮使已經率領著杭州的大小官員在碼頭上迎接李雲天,本來他們還以為李雲天要在杭州城住一晚上,豈料李雲天吃完了杭州知府設下的接風宴就率軍馬不停蹄地趕往了寧波。
對李雲天來說,交趾那些困守孤城頑強抵抗的明軍現在正處於水深火熱中,他能提前一天趕到交趾,那麼就能早一天將他們從叛軍的圍困中解救出來。
定海縣是寧波府下轄的一個州縣,位於寧波府東南沿海,有著一個優良的天然港口――定海港,可以停靠大型船隻。
寧波市舶司就建在定海港,它是寧波府內最為重要的一個衙門,專門負責查驗統計在港口裝卸的貨物,由浙江布政使司管轄。
李雲天在寧波知府和寧波衛指揮使等人官員的陪同下乘坐馬車來到定海港時,港口停靠著五艘四層船艙的大船,一眼望上去甚是醒目。
那五艘大船的周圍還有十幾艘體型小一號的船隻,都有兩三層船艙,與附近的漁船比起來簡直就是龐然大物。
此時此刻,碼頭上錦旗招展,數千名身穿衛所服飾的軍士列陣而立,立在最前方的是一名身穿正三品武袍、身材顯得有些消瘦的中年人。
“卑職蘇州鎮海衛衛指揮使羅海,參見總兵大人。”等李雲天從聽聞的馬車上下來,那名身材消瘦的中年人連忙領著身後的幾位官員迎了上去,單膝跪在地上向李雲天行禮。
“起來吧。”李雲天微微一笑,向羅海向上抬了一下手掌,目光隨後落在了碼頭上的那五艘有著四層船艙的大船上,饒有興致地問道,“這就是三寶太監下西洋時所乘坐的寶船?”
“稟大人,中間這艘正是三寶太監的坐船。”羅海微微躬著身子立在李雲天的身旁,指著中間體型最大的那艘船說道。
“噢?”李雲天聞言不由得感到有些驚訝,忍不住打量了中間那艘大船一眼。
由於李雲天選擇走海路去廣西的欽州,故而軍閣要給他調派運兵的船隻,李雲天一直還以為軍閣會調普通的海船給他,等到了定海港才發現原來是鄭和下西洋的寶船,也就是後人口中的“鄭和寶船”。
李雲天從沒見過鄭和寶船,但是卻知道大明只有鄭和寶船是四層的,其餘的海船皆在四層以下。
因此,看見那五艘大船竟然有四層高後他立刻就清楚了五艘大船的身份,尤其令李雲天沒想到的是,軍閣竟然將鄭和下西洋時所坐的寶船調給他,使得他得到了一個意外之喜。
所謂的鄭和寶船,指的是鄭和下西洋時用來裝運貨物的大型海船,貨物裡有明朝皇帝賞賜給西洋各國的禮品、物品,也有西洋各國進貢明朝皇帝的貢品、珍品,還有鄭和船隊在海外透過貿易交換得來的物品。
為此,這種大型海船就稱為寶船,意為“運寶之船”。
據記載,鄭和下西洋時寶船最多時達到了六十二艘,最大的寶船長148米,寬60米,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
寶船最醒目的特徵是有四層船艙,船上的九桅可掛十二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二三百人才能啟航,堪稱當時海上航行的巨無霸。
有關鄭和寶船的尺寸,《明史?鄭和傳》中有記載:“造大舶,修四十四者六十二”。
明朝時編寫的《國榷》中則稱:“寶船六十二艘,大者長四十四丈,闊一十八丈”。
明末羅懋登所著的《西洋記》中曾經詳細地記載了鄭和船隊中各種船型的尺度,其中寶船“長四十四丈,闊一十八丈。”
鄭和下西洋時的副使、南京守備太監洪保墓中的一塊墓誌銘文上記載了鄭和下西洋時的情形。
銘文中記載:“永樂紀元,授內承運庫副使,蒙賜前名。充副使,統領軍士,乘大福等號五千料巨舶。齎捧詔敕使西洋各番國、撫諭遠人。”
料在古代是一種容量單位,五千料相當於現在排水量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