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裡是不是比咱們這涼快多了?最近實在太熱,要不你們晚上在書房將就幾日?”
她們這是用不上冰的,索性屋子通透,一直開著窗不算太悶,但還是會熱得不想動。晴畫和晴書住的小角房只有個小天窗,這個時節簡直跟蒸籠一樣。
她們這邊西側殿的書房比臥房小一些,好歹是有窗戶的。
兩個小姑娘更是高興了:“諾,多謝小主仁善。”
晴畫這會兒已經把箱子裡所有的衣裳都取出來了,攤在床上收拾:“姑姑說那邊有陰陽雙玉泉,山腳的是冷泉,夏日裡最是涼爽。半山腰上卻還有個熱泉,那邊的宮殿比冷泉那邊少一些,冬日裡先帝去的少,不過聽說也是很舒服的。”
付巧言聽著就有些神往,上京的夏日總是酷熱,只晚上太陽落山後會涼快些,家家戶戶就都開窗敞門,在地上潑了涼水再去睡。
宮裡頭講究一些,宮殿也密集,就比家中還熱些。
付巧言坐在桌邊看晴畫和晴書仔細挑衣裳,心裡暗暗嘆了口氣。
真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曾經她也跟她們一樣,住在悶熱的小屋子裡頭,每天都忙碌個不停。
現在自己獨住一屋,略微熱了就有些煩悶,恐怕以後再也不能適應過去那樣的生活了。
她正在這胡思亂想,那邊晴書突然道:“哎呀,那尚宮局的姑姑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付巧言回過神來,略思索一番就想明白了。
尚宮局特地給她做了一身夏裝,還把她定做的那一身給做得輕便靈巧些,恐怕早知道她要隨侍聖駕,得去玉泉山走一趟了。
“尚宮局啊,”付巧言嘆了口氣,“就沒有她們不知道的事。”
晴畫和晴書對視一眼,都笑了。
說是十日後出發,她們現在就要準備衣物用品,比方說小主常用的胭脂水粉、筆墨紙硯。經常看的書和針線錦帕,一樣都不能少。
但因為付巧言的品級,恐怕不能帶太多東西,這幾天晴畫愁得都要睡不著覺了。
付巧言倒也不知道這事這樣要緊,寬慰她:“回頭衣裳少帶兩身,筆墨也都不用了,就簡單帶些胭脂、藥丸和書,能急用就行。”
她搬到長春宮已經是第二年了,光夏裝就十來身,都帶去還得了。
晴畫一想也是,還有些猶豫,生怕過去那叫別娘娘壓了付巧言的風頭。
倒是晴書心寬,笑著推她:“就挑那幾身新一些的花樣別緻的,反正咱們小主這張臉跟天仙下凡似的,有些人哪怕穿金戴銀綾羅綢緞,那也是也比不上。”
晴畫笑著去擰她:“臭丫頭,就你會巴結小主。”
付巧言笑著搖了搖頭。
忙了兩天,晴畫跟晴書收拾出一個空著的妝箱,把衣裳頭面胭脂書本,零零碎碎的東西裝的滿滿當當,才鬆了口氣。
付巧言提醒她們:“自己的東西也收拾收拾,回頭咱們側殿就鎖上,你們兩個都同我去。”
晴書眼睛一亮,高興得臉都紅了:“真的?我也能去?”
付巧言點點她:“那邊還不知道什麼樣兒呢?說不得我們倆還得靠你吃飽飯。”
晴書使勁點點頭:“奴婢一定好好伺候小主。”
“得,趕緊收拾東西吧你,”晴畫笑著幫付巧言換了杯茶,“回頭我去跟小張說說,叫他幫忙看著點。”
付巧言嗯了一聲,沒再說這事。
七月二十八,宮門開。
一隊羽林衛策馬而出,之後則是三十六人的禮旗衛,他們健步如飛,很快就全部出了正陽門。
走出金水橋,便是長長的朱雀大街。
禮部已經提前兩個時辰淨街,這會兒整個朱雀大街空無一人,許多百姓都在商鋪二樓偷看皇帝儀仗。
這是榮錦棠登基以後第一次以全副儀仗出行,在羽林衛和禮旗衛之後,是這次隨侍玉泉行宮的官員,在之後則是宮女和黃門,然後才是榮錦棠的金鸞步輦。
在登基以後由於西北戰事和雪災,他未讓另造步輦,這一架是先帝曾用過的。
金鸞步輦左右有車輪各四,前有良駒八匹,左右後方各有車伕九人。步輦上面十分寬敞,有點類似於百姓家裡平時用的馬車,只規模大得多,裡面甚至有裡外兩間,裡間是榮錦棠休息工作的內室,左右有窗,這會兒已經把窗門全部開啟,榮錦棠端坐在步輦內認真批改奏摺。
在飛舞的儀仗旗裡,年輕的君王神情專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