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巧言緩緩起身,陪他去偏殿歇息:“今日好得很呢。”
榮錦棠低下頭,同她溫柔一笑。
今日確實好得很。
~
第136章 再見
那日殿試回去之後; 次日就由考院加緊閱卷; 最後選出最優秀的幾份呈給陛下; 請他定奪名次。
殿試要選出三甲進士,一甲只有三人; 便是百姓們津津樂道的狀元、榜眼、探花,二甲看每年人數不定,約有五十至百名,最後就都是三甲同進士了。
五月初一那日榮錦棠也不過就是回去瞧瞧她好不好,用過晚膳就回了乾元宮,連著兩天的燈火通明,終於在第三日排出了名次。
最終的一甲與二甲前十名都是榮錦棠親自看過卷子才定,之後的名次就由八位閣老一同商定。
恩科和正科無非是為了官場選拔人才; 最終的目的是治理四方百姓,對進士的要求很高。
首先就要長得好; 若是身有殘疾或面貌太過醜陋,鄉試就過不了。
再一個身體得硬朗,這樣連番考下來鐵打的人都很難撐住。
今年還算好些; 只有一個重病來不了掛末名。前幾次都至少有小十人報缺,不是會試太過耗損精神頭疼,就是重病起不來; 要不就是太高興摔傷了手腳,理由林林總總,聽了就叫人忍俊不禁。
這些都熬過去,還得看殿試上合不合陛下眼緣; 字寫得好不好看,人邋不邋遢等等。
科考這條路,能走下來的都不是凡人。
而天才中的天才,這位連中兩元的少年榜首付恆書,殿試的卷子也依舊精彩。
這就相當難得了。
殿試不僅要看上述種種,最重要的要看心態穩不穩。大殿之下,御座之前,閣老尚書們遙遙相望,在這樣情形下也能維持著往日文采,實在不簡單。
榮錦棠看著呈上來的那一摞考卷,最上面一份就是付恆書的。
他的字一看就跟巧言師承一脈,因年紀的因由不如其他貢士豐挺有力,卻自有一份難得的從容寫意。
就算是寫著板正的館閣體,也叫人看著舒服。
榮錦棠拿起來仔細參詳。
今歲的考題是他出的,大意問守舊與革新,不過這個題他寫得很深,不認真看大部分貢士可能會認為他在問治理百姓之道。
考卷在呈給他御覽前所有監考官都已經讀過,榮錦棠把上面二十來份全部看完,才問:“諸位愛卿各抒己見,先把一甲三名選出。”
考官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不敢先講話。
如今這位陛下可比先帝嚴肅得多。
別看他這樣長相這般年紀,那通身的威儀是騙不了人的。他很有些開國高祖皇帝那種說一不二的勁兒,心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