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3 / 4)

小說:楚宮腰 作者:風雅頌

然不動,“臣敢啟奏,便不怕身受車裂凌遲之刑!”

“你!”這人忠於王權,本該是自己的左膀右臂,但他與太后為難,便是讓他為難,桓夙怒道,“真當孤不敢斬了你這個輔政的左尹麼!”

說罷,廣袖下的手一揚。

原本落座在張庸對面的右尹徐子楣此時卻又隨之站了出來,字字鏗鏘道:“大王明鑑,太后專權跋扈,又囿於婦人之見,於我楚國大計,終是不能有所裨益,肯願楚侯重掌楚國國政!”

桓夙大怒,“爾等不知,太后早將印璽還給孤了麼!”

即便是這樣,他們也不能放過一個婦道人家。這堂上列之百人,均沉默地只為了無聲殺一婦人!這便是他泱泱楚國。

不能保護母親,他還談什麼德政王道。

徐子楣是個飽學的儒雅之士,昨夜還尚與駱谷對飲,對方仙風道骨飄然之慨,讓徐子媚這個局中之人羨慕不已,駱谷撫須對他笑道:“你們一班人也有百餘人了,明日就這麼公然欺負孤兒寡母?”

受盡儒學薰陶的徐子媚也無計可施,搖頭道:“我也是毫無辦法,楚君為君,他只有擺脫了上頭的太后,雛鷹才能凌空振翅,真不是你一直希望看到的麼?微生蘭大人。”

駱谷伸掌止住他後來的話,“當真不給太后留路麼?”

徐子媚悵然道:“太后是楚君親政的最後一塊絆腳石,她若在,我們少年楚侯便一直活在陰影和羽翼之下,何況……”

證據並不在他手中,振振有詞的並不是他,他不過是為全了百姓、大臣還有自己的一點心意罷了。

這朝中雖然只站出了左尹右尹,但餘下之眾亦用沉默表示了他們對張庸大人的認同,簾後忽然傳來太后的一聲質問:“哀家還政給楚侯,是遲早的,待他十八歲滿之時,哀家自然沒有理由霸著朝綱不放,敢問張卿,是鐵了心定要哀家過不去麼?”

張庸並不因為太后一句質問而臉色大變,他從容不迫地反擊:“先王臨終之時,將楚國託付給七公子不聞,而後不過三日,公子不聞橫死,太后扶持九公子夙即位,名正言順。可這般名正言順背後,是否也有不可告人之事?”

紗簾後只見太后氣得胸膛急促地起伏,桓夙一驚,“母后?”

太后撫著胸口喘息,桓夙拂袖震怒:“張庸!你是質疑孤,不該登上楚君之位?”

“老臣不敢。”張庸不改顏色。

一直在左下首正襟危坐的令尹終於是起身,桓夙眼色微涼,鳳眸湧出一縷縷猩紅的冷光,令尹卜諍理襟上前,跪伏於地,“臣有一人,斗膽請太后一見。”

桓夙的目光一側,所有人都望向那到薄薄的紗簾,流雲一般地洩了出來,如煙如靄的一道牡丹色的人影,在淡淡的橘光裡,幾乎晃亂了眾臣的眼,簾落,驚豔之色還此起彼伏地爭相在各個朝臣眼中怒放。只知道太后垂簾聽政,卻不想她竟是如此絕色,難怪十七歲入宮,十八歲便被封為王后,受盡大王擁戴。

人群中終於有一人跳出來為太后辯護,這是川氏僅存不多的青年才俊之一了,按照輩分,太后是他的姑母,這個年輕人擲玉於地,錚然一聲,眾大臣心頭猛跳,只聽這青年叱問道:“楚國數年來無寸近,可有寸過?太后理事不貳過,不苛政,也沒有出過大的紕漏,她有什麼錯?即便王政不施於野,境內兵連禍結,那也是你們一干守舊無能的臣子,不思己過,反倒跳腳出來,一個個揪著太后不放,你們又是何居心?”

“川大人!”卜諍冷笑微諷,“等這人見了,你再這麼侃侃而談也不妨。”

這聲質問振振生風,川滄只覺得袖口被拂起,他抬起眼瞼望向御座之上冷眼俊立的楚侯,紗簾後,極緩慢地傳來女人溫長的嗓音:“令尹讓哀家見誰?”

卜諍眯了眯眼,“懇請太后準允。”

這個兩面三刀的文官之首,對太后素來克恭克順,而眼下狡詐得笑裡藏刀。

“母后。”她聽到桓夙攜了絲憂色的聲音。

可是不答應只能顯得自己心虛,更讓人捉了把柄,太后吐出一口幽幽的濁氣,“讓人進殿。”胸口忽地悶悶地跳了幾下,不詳的預感像一朵騰起的陰雲。

“帶人上殿來。”卜諍傳喚了一聲。

很快,有兩名甲衛壓著人緩步肅然地入朝堂上來,桓夙遠遠的一眼,忽然驚了驚,那人不正是……

白衣如雪的衛夷。

他捉襟見肘、形容狼狽,白皙的俊容抹了一層泥灰,唇角壓著一縷雪色,素色的衣衫也染了點點梅雪,幾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