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3 / 4)

小說:大唐新秩序 作者:炒作

人為一組,帶領十名渤海軍斥候,將大軍的前進方向遮蔽了個嚴嚴實實。當然,這種探察力度只針對那些容易設伏的地方,這種地方並不多,所以聯軍的前進並不費力。很多地方看似是設立伏兵的絕佳之地,但其實並非如此。

設伏是需要很多條件才能達成的,至少有兩點必須具備:一是藏兵之處離設伏戰場較近,可以很短時間投送兵力;二是設伏的軍隊必須具備較強的戰鬥力。事實證明,金弓裔的軍隊並不具備這兩個條件,但他們仍然想當然的佈置了埋伏,大大出乎聯軍的意料之外。

金弓裔派出精騎大監王建,準備打聯軍一個措手不及,他們選擇的設伏地點位於大聖山口。其實王建心中的第一設伏地是大聖山的中段,那裡有一個比較險峻的山谷,但很不幸的是,聯軍的斥候對這片山谷提前進行了密集地毯式探察,讓王建的如意算盤打落,他只能退到大聖山口設伏——他沒法再退了,再往後,就是國都松嶽府了。

王建的設伏非常成功,對於大聖山口,聯軍指揮部並沒有派遣斥候到兩側查探,按照鍾韶的話來說,兩側山坡上的密林雖然很厚實,足夠藏兵,但這兩段山坡太長了,如果敵軍真的在此設伏,從他們露面到衝入聯軍大隊,至少需要連續不停的在山坡上奔跑一刻時,且不提他們跑過來以後還有沒有體力作戰,光是這段漫長的時間就已經足夠聯軍做好應敵的準備。

事實應證了鍾韶的話——同樣也是指揮部眾虞候的一致觀點,當王建指揮設伏的偽高麗軍一聲吶喊,從高坡上的密林中殺出來之後,聯軍立刻開始整理應戰陣列。當然,王建的埋伏確實讓聯軍中的部分渤海軍有所慌亂,但這沒關係,有營州軍軍官的拼命彈壓,慌亂很快過去,一個個陣列也隨即擺開。

然後,等聯軍擺開陣列之後,偽高麗伏兵仍然沒有衝下來——他們剛剛跑完一半的坡路。聯軍方面,組織和應變力度最好的營州軍甚至有餘暇給每名士兵分發了一塊肉乾,讓他們抓緊時間吃完。最終從山坡上跑下來的伏兵只有三成,其餘大部分都在山坡上停下來喘息,衝下來的三成伏兵又大部分再無餘力奔跑,他們已經累得東倒西歪,腿腳痠軟了。造成這一嚴重後果的原因是偽高麗軍自王建以下的高層軍官對部下的體力沒有一個成算,同時也對這一段坡道的奔行難度明顯估計不足。

事後李誠中對新羅內亂的一系列戰役向兵部大監金順吉進行了詳細瞭解,然後發現,所有的大大小小戰鬥中,交戰的雙方——無論賊帥梁吉也好、偽王金弓裔也罷,甚至王庭的花郎道大軍,都是打的堂堂正正之戰。所謂堂堂正正之戰,就是雙方互下戰書,約好一個平緩開闊的戰場,約定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然後擺開軍隊開打。需要重點說明的是,開打一般都在下午進行,因為雙方需要一個上午的時間出兵佈陣!

這次設伏成為了一場經典鬧劇,聯軍所需要做的就是上前抓俘虜,整個過程看上去就像伏兵自動現身後上前投降一般,令人忍不住啼笑皆非。

李誠中實在忍不住了,笑著問一旁的金順吉:“金大監,這就是把你們打得落花流水的賊軍麼?”

金大監臉上通紅,喃喃不知作何答覆。

在金順吉的記憶中,這竟然是賊軍十年來第一次主動設伏!

李誠中很無語,這都什麼年代了,新羅玩的竟然還是中原先秦時代的戰法,難道當年唐軍滅百濟和高句麗的時候沒有教過他們應當怎麼打仗麼?他只能嘆息著告訴金順吉——設伏不是想象中那麼簡單滴,沒有嚴密的組織和事前計劃,所謂的設伏只能是個笑柄!

第一卷 燕趙多悲歌 第三十三章 諸侯之定(十二)

松嶽府位於新羅九州之一的尚州,也是唯一不瀕外海的內陸之州,金弓裔認為此地是天下正中,當為王都,所以在此立偽高麗國,希圖一統天下。當然,他眼中的“天下”僅限於半島而已。

對於王建的大敗,金弓裔沒有過多追責,因為王建在他面前很老實,這種老實巴交、有一說一的態度讓金弓裔很滿意。王建不是最早投靠金弓裔的,但正因為王建對金弓裔的這種極度忠誠的態度,金弓裔已經就將王建倚為左膀右臂了,授予他精騎大監之職——也就是偽高麗軍的兵馬副元帥。

從王建的口中,金弓裔得到了一條重要資訊,大唐和渤海聯軍遠沒有之前金周元所說的那麼多人,他們最多在兩萬到三萬之間!這說明金周元在說謊,什麼十萬大軍,那都是假的。所以金弓裔老實不客氣的直接將金周元綁了,準備出征的時候祭旗。

知道大唐和渤海聯軍只有不到三萬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