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部分(2 / 4)

小說:大唐新秩序 作者:炒作

兒又搖了搖頭:“不可能了……你看這江山,支離破碎如此,怎麼收得回來……”

“若是臣說,此事有望呢?”張濬盯著天子,眼神一眨不眨,表情十分鄭重。

天子呆了一呆,沉默良久,問:“張相,有什麼話,你便直說罷。”

張濬於是娓娓道來,將自己在緇青的所見所聞,以及瞭解到的天下形勢全部原原本本講述給天子聽。

“……燕王已據河北、河東、河南三道之地,天下百姓二據其一,治下海晏河清。更擁甲士數十萬、良將千員,兵精糧足、軍甲犀利。觀天下諸侯,齊王已附,岐王將附,其餘諸王,無一能及!……陛下,得中原者得天下,世間已無抗手!”

天子指著張濬,大笑道:“哈哈,原來你是燕王派來的說客,哈哈,枉你自稱終於大唐,卻也想顛覆社稷!”

張濬猛然拜倒地,連連磕頭:“陛下!燕王乃襄王之後,也是李唐宗室!”

一句話,將天子的大笑聲打斷,天子臉色頓時慘白,不發一言。

張濬繼續道:“只要李氏不滅,天下便永遠是李家天下,大唐就是仍然是那個大唐啊陛下!”

天子怔了怔,望著張濬的眼神十分複雜:“燕王究竟想要朕做什麼?”

張濬緩緩抬起頭,輕聲道:“效高祖皇帝舊事,禪讓太子,寶頤東宮,燕王說,陛下從此以後就是太上皇,可保一生無憂。”

永珍神宮的頂層,天子望著欄杆外的天地出神,張濬深深伏下,埋頭不語。一君一臣如同定格了一般,各自不動分毫。

也不知過了多久,天子忽然開口,打破了這幅僵硬的畫面,整個天地忽然間又動了起來。

“十一郎……太子……在哪兒?”

“太子已至澤州。韓全誨、張居翰、張承業、張茂安等人伴駕在側,陛下不需擔憂。”

“好,很好……”天子點了點頭,忽然大步邁出,向著欄杆處衝了過去。

“陛下!”張濬大駭,想要起身去拉,卻無奈跪得久了,腿腳麻木,竟然一時間起不來。

天子身子向外傾過去,眼看著就要翻了出去,卻雙手死死抓住欄杆,無論如何沒有勇氣縱身下躍,整個人趴在欄杆上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

兩旁的侍者同樣驚駭莫名,各自捂著嘴,恐懼的看著趴在欄杆上的天子,腦子裡俱是一片空白。

喘了半天粗氣,天子的整個身子都委頓在欄杆下,帶著哭腔道:“朕……朕是個懦夫……”(未完待續。。)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中樞之要(三)

ps: 感謝乾元亨利貞、無文字休言命、聽海的歌等兄弟的打賞。

自晉陽崛起後,關隴軍事貴族集團出身的李氏門閥取得了天下大權,建立了大唐帝國。作為關隴勢力的代表,李氏本身又需要削弱這一勢力對自己的掣肘,這是上位者必須面對的現實選擇。故此,在大唐初期的八十年中,皇室在東都處理政務的時間達到了四十五年,反而超過了作為國本之地的西京。

得益於此,洛陽的營造就算略微不及長安,卻也差不到哪裡去,尤其是武皇執政之時,洛陽的繁盛甚至隱隱然超過了長安,成為了天下中心。

肅代之後,因為安史系軍事集團的割據,離河北較近的洛陽便逐漸遠離了作為國都的定位,雖然名義上仍然保留,但實際功能不脫一州之效。因此,洛陽才漸漸蕭條起來。不過也正是源於此,近三十年來長安遭受反覆破壞的悲劇並沒有在洛陽上演,也使得洛陽的儲存情況要良好得多,雖說曾經在安史之亂其間被回鶻人破壞過一次,但破壞程度遠遠低於長安。

梁王近幾年一直打著改朝還代的主意,他的計劃便是定都於洛陽,所以天覆元年以來,整個河南的財力物力和人力都在向著洛陽集中,將衰敗的洛陽幾乎修葺一新。只可惜這番舉動最終成了為人嫁衣,梁王種下的桃子沒能自己親手採摘。

天佑三年六月初一,洛陽戒備森嚴,幽州軍統制孟徐興、點檢王義簿、司馬薛繼盛各自就位。幽州軍是前天入城的,入城後驅散了天子徵募的所謂禁軍,很快便接掌了整座洛陽。三人各有分工,孟徐興負責外城防務,王義簿負責皇城防務,薛繼盛則負責宮城的掌控。

孟徐興站在定鼎門城樓上。挨個觀望各處要點,見軍士們都佈置妥當,於是點了點頭。掌旗兵將一面滿是灰塵的土黃色五爪金龍唐旗從城樓上降下,升起了一面同樣的旗幟,但卻更新,周邊以金線縫紉,尤其是中間那個“唐”字,在耀眼的陽光下反射著奪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