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部分(3 / 4)

小說:幻之盛唐 作者:團團

,好在基本沒有用到的機會。

左右龍武統軍,從二品太子少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麗正殿大學士,上柱國,太尉,大司空,兩太一老同身,算是開過以來,破天荒的先例了。

對,就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而不是通常的同中書門下三品,也就是通常意義上的大相。

既不是節度使加檢校省臺的使相,也不是諸僕shè,左右丞的宰臣之屬,或是六部九寺本職,加參知政事的宰輔官;更非加同中書門下三品的諸班相公所比,或是比同相公,卻沒有實權形同退休榮養的三孤三少以及勳臣、散官的頭品次品。

而是與中書令和門下侍中,這兩省首長比肩的,理論上獨斷內外的頭班大相。

再加上身兼內樞密使,文武兩班大權一肩挑,人臣之極至,只有開國初極個別的勳臣之首,才出現過的榮勳。

其他就一般了,分別追贈三代正三品金紫光祿大夫、從二品特進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嫡長子蔭銀青光祿大夫、雲麾將軍,餘子蔭太中大夫、中大夫、中散大夫、朝儀大夫各六人,遊騎、遊擊將軍各四人,左右夫人並諸幐妾各進一品,賜女官銜二十五。

北苑園林一所,龍首山別莊一處,渭南田莊二十傾。

加賜宮帛一萬,絹絲十萬,大小綾羅二十五萬,金玉賞玩十車,珍珠十斛,御覽書寶二十冊,經史子集並大小藏六萬卷,……其餘起居器具冠帶食用藥材等賜物數不勝數。

散進從二品鎮軍大將軍。嶺西大都護,增食邑四萬戶,實受一萬戶;增爵涼國公,令食嶺西;增光海郡公,令食南海諸邑。

當然對我來說其他都是虛的,最關鍵的是令食嶺西和令食南海這兩條,為了將詔書上原本嶺西和南海,後面多出來的幾個字,我沒少煞費苦心,因為這也可以說是子孫經營萬代的根本法統和大義。

當然對於我個人的私心。朝堂中其實並不缺少明白人。或者說他們不在乎也不願意去理會,其中所代表的的含義和價值,只要能將我身後的影響力打發的遠遠,給他們讓出足夠的競爭空間。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我身後的政治遺產和繼承權將一分作三。既留在京師繼承贏國公和大多數職銜產業的本家。和分別經營南海、嶺西新拓之地的兩大支系。

那是何等宏偉和遼闊的疆土,這些土地上生活臣民百姓,種類和數量又是何其之多。

然後是

每月例行的朔望朝會。我已經穿上了代表二品正身,八旒七章的冕服,綴以金縷龜袋,金飾玉劍,水蒼佩,紫授玉帶等,在一眾防閣、清道、駕士、杖手的簇擁下,在濛濛發白的天光中,走進了洛陽大內的應天門。

隨著鼓吹官和奏傳使的唱報聲,緩步升階而上,一大群朱紫青藍的服sè,大氣不敢出的緊攝其後。

在一眾維持朝儀綱常的執金吾和殿中御史的灼灼目光下,站到了龍蟠御階的右首之上。眾所矚目中,

看著一張張陌生或是熟悉的面孔,以及浮動在上面的敬畏和恭順,狂熱和仰慕,期望和憧憬,以及其中潛藏著的無數羨慕妒忌恨,空虛寂寞冷,或是喜大普奔之類的各種複雜情緒,

能夠站在我身邊的宰相和樞密們,不過是左七右六,共計是十三個資序,除掉養病在家和在外暫時空缺,正常能到場的只有左六右四的十位,可以說個個資深老成之輩,

但無論是誰年紀都比我大出一截去,但是哪怕鬚髮都已經花白,臉上皺紋如溝壑,卻只能屈居在我的側後半步的距離上,等待我先發話後,才能開口。

這就是所謂構成一個龐大王朝統治秩序的禮法和體統。與我平身的不過是中書令李梘和侍中崔渙,這兩省首長,其他人都資格不夠。

李梘和崔渙,見了我只是微微點頭示意,但是臉sè有些微妙,因為據說我回來的事情,差點就把這兩位執領宰相給擠掉一個了。

同班的其他宰相,則按照司職的重要程度和位階,劉晏,第五琦、蕭華、賀蘭進明一字排開;在樞密院的序列裡,則是從左到右的崔圓、僕固懷恩、馬凜和張巡四位副使;

再外面一圈,就是六部尚書及其左右侍郎的班序,按照周禮天地chūn夏秋冬六官的順序從左到右,以吏部天官最貴,工部冬官最末,這也是有資格參加內朝最低門檻;

然後是九寺五監的正卿、少卿,不過正卿大多缺位,以少卿主事,這個班序想要進入內朝,除非天子特別點名。

接著是河海兩漕,都水、鑄印、山陵等省臺寺監所屬關要部門的主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