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裔也,但從外表上看,他們更類似後世東斯拉夫人種和通古斯土著混雜成的部族。
因此,還鬧出笑話過,到了景龍年間黠戛斯人再獻方物,唐中宗引使者勞之曰:“而國與我同宗,非它蕃比。”被時人引為一時笑談,被當做中宗昏聵闇弱的又一證據,畢竟李唐溯祖攀的漢時飛將李廣,李廣的孫子李陵時人出奔匈奴,卻是典型的華夏入夷則夷。
其酋長世代以阿熱為號。黠戛斯亦耕亦牧,農作物以禾、粟、大小麥、青稞為主,兼以射獵和放牧,其地多產金、鐵、錫,善冶兵器,主要是作為稅賦,輸貢給宗主回紇王庭。,
目前還是回紇汗國的內外九姓之外的兩大附族之一。使者從酋長阿熱的牙帳“密的支”向東出發四十日行程,到達北庭所屬的天德軍,再向南二百里許抵西受降城,
自從通可薩突厥後,作為跨越高加索山脈的貿易線途徑地區,他們也得利不少,這次他們想繞過回紇王庭,從北庭都護府所在的伊吾郡,直接與大唐進行大宗國貿,以減少幾道盤剝的過程。
目前剛經過內亂元氣大傷的回紇汗國,牟羽可汗正在國內大興摩尼教,以取代拜火教的舊日影響,於水草避風之地興建城寨,營治宮室,在山澤之地開墾土地,大力興掘礦殖,組織商隊,很有些開化復興的氣象。目前暫時也無暇顧及他們。
這次同來的還有來自葉塞尼亞河流域附庸的都播、彌列、哥餓支三隻突厥別種,其酋長皆為頡斤。這三隻突厥別部,樺皮覆室,多善馬,俗乘木馬馳冰上,以板藉足,屈木支腋,蹴輒百步,勢迅激,尤其擅長在冬季作戰。
主要是因為一個可薩人的請求,透過多方的接觸和往來後,可薩汗國有意重金借兵於黠戛斯人,但這些黠戛斯人一貫剽抄成性,很多部眾往往晝牧耕,夜盜掠,口碑不是很好,因此希望作為宗主國的宗主國,大唐能夠派遣使者作為作為雙方盟會的見證,如若能提供一些具有威懾力的擔保就更好了。
擔保什麼就算了,國家之間只有利益現實爾,盟約這東西再怎麼信誓旦旦,也是要靠實力來保證的,給任何一方背書都是屬於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畢竟現在這種條件下,大唐不太可能讓自己的將士為了別人的利益,投放到數千裡之外去拼命找回場子來。
當然了,從另一方面對我來說,民族和宗教越是豐富多彩的西域,才是最可愛的,神馬政教合一的大一統政權,最討厭了,去死去死。
還沒想到怎麼應答,就聽見下人報喜的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