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3 / 4)

小說:幻之盛唐 作者:團團

無能討。故違命。臣請師三萬。擒之。」……

於是,在場諸人,都被下了禁口令。

然後很有戲劇性的,在一片餘懷貞他們不知道真心假意,還是熱鬧起鬨的恭賀聲中,儘管我一在解釋什麼都不知道,也沒聽說過什麼淵源古老的流派,但還是莫名其妙的,哭笑不得的,突然成為歷史那位大名鼎鼎的李靖李衛公隔代的傳人。

這其中的內情,直到很久以後,我才搞明白。

這關於聖祖皇帝語錄式的東西,特被關乎一個王朝軍國方略的紀要,實不應該流傳在世上,至少不該出現在我這樣域外出身的海歸身上,作為印刷術有限的當時,這類軍事政略的書籍是朝廷嚴格管制的,許多的政論典籍只能皇家內部專授,《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同樣每代皇帝的繼承人必須修習的課程之一。

作為皇家密藏的文典,老皇帝作為太子時也拜讀過部分,足見其珍,

要知道當年只抄錄了幾冊,一冊由賞賜給了李衛公,收藏作為傳家之寶傳給後人,一冊和諸多名書古籍隨太宗殉葬,剩下的藏於皇家典庫,但到了武則天時代,作為勳舊之後,李衛公後人受越王起兵反周事件牽連,在著名的酷吏周興來俊臣之流,為清洗李唐骨幹而炮製的羅織經大案中,和許多李唐故臣後代一起遭到滅頂之災,家藏典籍也隨之散失。

後來萬壽宮大火中,皇家的藏書也受到波及,導致此書一度殘損不全,連近幾代皇帝對此書的瞭解也是來自先王起居錄的支言片語的記載。後來是透過詳細查詢引證先皇及臣下的起居錄,才重新慢慢補全。

至於在後世廣為流傳的版本,據說還是得益於晚唐時一個兼職摸金校尉的軍閥,盜挖了唐太宗的陵墓,才得意重見天日,但在此時,絕對是皇家密不不外宣的要典。現在居然在我身上出現,老皇帝君臣,都需要一個合理的解釋,當然了,通常情況下沒有解釋的結果是相當嚴重的,嚴重到可能失去眼前的一切,或者當作身邊不穩定因素,派到遙遠的地方去建設邊疆開發邊疆。

幸運的是,按照常例,除了皇家外,唯一有可能知道這東西的就是當事人李衛公的後人,而著名的羅織大案中,李靖一門三兄弟中,三弟李客師一房,恰巧有人因避禍出走塞外,遂不知所蹤。於是之前各種誤打誤撞的線索被串聯在一起,就有了這個結果。

餘懷貞的甚至提出,可以讓我接嗣那個關西名門三原李氏的一脈,繼承李衛公的長孫,已故宋國公李令問的家系,只是有人提出,本朝明律禁止同姓為婚,如此一來,將至小殿下於何地,這才做罷。

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問題

出來時,從高力士口中,我又知道了些三原李氏兄弟的八卦,果然是足夠強悍的一門眾。李靖,字藥師,就不用說了,出身名門,母舅就是隋朝名將韓擒虎,曾仕隋為殿內直長,韓擒虎每與論兵,輒嘆曰:“可與語孫、吳者,非斯人尚誰哉!”吏部尚書牛弘見之曰:“王佐才也!”,連當時的左僕射楊素,拊其床謂曰:“卿終當坐此!”,結果被胸懷大志的楊府家姬,紅佛女同志給聽見了,於是上演了一幕夜襲賓館美女主動推倒英雄,席捲主人家財物連夜潛逃,而轟動一時的桃色新聞。

一生戰功無數,打的突厥,狼奔鼠逐,功授衛國公,開府儀同三司,唐太宗的陵上陪祭的十四國君王像,倒有小半是他的功勞,因此死後追大司徒,詔墳制如衛、霍故事,築闕於東、西突厥王庭所在的象鐵山、積石山,以旌其功。凌煙閣二十四姓功臣,有次殊榮者,僅此一家。

兄長李端,字藥王,以靖功襲永康公,梓州刺史。從弟李客師(這名字總讓我想起了偉大的導師馬克思同志),曾任右武衛將軍,累戰功封丹陽郡公。可謂一門三公爵的超級將門、勳族。

雖然經歷了武周之亂的破敗,但是到了本代,李靖僅存的孫子李令問,又是老皇帝為臨王時地雅交親舊。及玄宗即位。以協贊有功,遷殿中少監。後又以預誅竇懷貞之亂功,封宋國公,實封五百戶。進散騎常侍,知尚食事,恩待甚渥。

聽得高力士的口氣,竟是可惜的很。

因為,這一門還是相當顯赫的。只是丁口不旺,親族也沒有什麼出色的人才,如果襲蔭,按照減代之法,至少也是個國、郡級的高等伯,實封五百戶的采邑。還可以繼續享用上兩代。

稍息亭坐,說了會話,再度傳喚進去的時候,內朝小殿中已經多了一人,卻是昨天位漢話流利,叫江達央地副使,據說他乃是吐蕃另一支顯貴葛爾家的子弟,祖先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和親使者祿東贊,族中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