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繁華富庶的名城大邑,才會出現一些官私背景,成規模的書院學堂之流。但相對全國人口來說,哪怕是有心科舉的人群來說,比例實在太少。
唐代的科舉制度,還在發展初級階段,只有鄉試和京試兩級,也沒有象後世那樣形成縣、州、省、都一個完善而整密的體系,報考的人來自各級學館者,稱生徒,由學館薦舉學成者,送尚書省參加考試;未入學館而直接來自州縣者,稱鄉貢,他們首先自己在州縣報名,經州縣考試及格後,舉送到尚書省參加禮部
唐代科舉考試並不糊名。應考者姓名對主司是公開的。作為主考的官員,人為的因素佔有相當大的比重,往往容易憑藉個人的好惡和親疏來選士,常常成為舞弊和徇私的死角。因此那些象杜甫、杜牧、之流的才學之士不但要靠成績好,還在在考試前先透過詩文歌賦打出名聲和影響,來引起考官的注目,以獲得更大的機會。
科舉的專案主要以官定六學為綱目,然後在不定期的輔對應特殊需要的制科,最熱門的是進士科,而最尊榮的卻是秀才科,這個秀才與後世的秀才不同,乃是選拔錦繡之才的特科,也是公認的頭等科目,當然此時尚未形成狀元、榜眼等說法,只有在瓊林宴的時候,會選出兩個最年輕俊美的舉人,作為監酒行令的探花郎,科舉第一名被稱為頭甲或者傍頭,因為接見時站的是離皇帝最近的螯階上,因此成為獨佔鰲頭的來歷。
一般情況下頭傍的舉人會被選入翰林院之類的機構,做為人才儲備起來。只有二傍以後的排名,才會在吏部的考碣試後被有選擇的放任地方,充任一些最底層的縣尉、縣丞、主薄等末品官,一步步積累政績爬上來。
武舉之制始於長安二年(702。州縣以下習藝者每歲如明經、進士之法選送於�